我们从小就从课本中学习知道,三角形具备稳定性。
可若是将三角放到人际关系,变成三角关系,那可就要出问题了。
若是将三角置于国家关系中,变成铁三国,可叫一个乱字了得。
在亚欧大陆东西两端,恰好有两对铁三国,东边的中日韩三国,西边的英法德三国。数千年的地理邻居,数千年的恩怨情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铁三角的不同相处模式。这其中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铁三角的相爱相杀,总要蹦出来一个搅屎棍,将三国关系搅成一锅粥,
我是青衫弹史,用中国视角看世界问题。全文共3400字,请耐心阅读,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哦~谢谢!
声明: 本文独家原创,内容引用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章结尾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禁止转载盗版,谢谢~01 英法德
公元9世纪初期,查理曼帝国疆域达到巅峰,北临北海,东至多瑙河,南包意大利半岛北部,西止厄布罗河,定都在今天德国的亚琛。然而好景不长,公元843年帝国一分为三了,东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公元855年,中法兰克王国又一分为三,实力大减。
公元870年,东西两个法兰克王国在墨尔森签订条约,约定瓜分了中法兰克王国的大部分地区。东法兰克的“秃头查理”试图独占整个中法兰克王国,但在西法兰克“日耳曼人路易”的阻挠下没有成功,双方就此结下仇怨。
西法兰克王国后来演变成为法国,东法兰克王国演变成德国。两个国家就像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分家因为宅基地归属问题,闹了矛盾,埋下仇怨的根子。
一开始两国之间的实力大体相当,谁也奈何不了谁。可随着各自的封建体制发展,差距逐渐显现。法兰西较早的走上君主集权制,国王的权利激增,国家也有了更强大的实力。德意志仍旧延续着欧洲贵族分封的那一套,大大小小的邦国林立,极大地削弱了国家实力的增长。
法兰西一看自己实力增长的如此之快,隔壁的德意志还是那种混乱的状态,正打算咬下一块肉的时候,铁三角定律出现了。铁三角关系,必有搅局者!
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武力征服英格兰,开创诺曼王朝,成为英国国王。诺曼底公爵成为英国国王,其领地涵盖今天英国、法国诸多地区,这就跟统治法兰西的法国国王不可避免的产生冲突。
在中世纪的欧洲,奉行长子继承权制度,1328年法兰西卡佩王朝王室男性子嗣灭绝,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趁机要求成为法国国王,被法国贵族拒绝,1337年新上位的法国国王腓力要求收回阿基坦领土,引发了英国和法国之间的百年战争,也拉开了英法德铁三角的大戏!
英法德铁三角的第一集,英法冲突是主旋律,德意志看戏加帮忙。
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爆发,1453年这场战争才以法国的胜利宣告结束,前后时间间隔116年,可以说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久的战争。
1494年意大利战争爆发,法兰西王国与奥斯曼帝国组成同盟对抗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英格兰王国组成的联盟,1559年战争结果以哈布斯堡王朝的胜利结束,前后持续了65年时间。
1688年到1697年,九年战争。1702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44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56年七年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法国那是出人出力还出钱,网络上还有着美国国父其实是路易十四这种说法,虽然不被认可,但也看出法国在对抗英国这事上真的是鼎力支持。法国大革命之后,从1793年到1815年这22年时间里,英国更是先后组织了7次反法同盟,愣是把拿破仑这个天才人物打落神坛。
可以说,中世纪以来到普鲁士崛起前,这段时期,英法德铁三角实际上围绕着英法展开,德意志更多敲敲边鼓,看看戏,有时候帮个忙,这种边缘角色。在欧洲大陆,但凡法国支持的,英国都要反对,双方你来我往,相互厮杀。
到了19世纪的时候,英法德铁三角的第二集展开,此时法德冲突成为主旋律,英国变成看戏加搅局。
1804年,拿破仑踩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尸体加冕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65年后,1871年普鲁士国王踩着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尸体,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为德意志皇帝,用一个大国列强的尸体向全世界宣告一个新帝国的崛起。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6年法国和德国在索姆河殊死搏杀,在凡尔登战场反复争夺,伤亡近百万。1918年德国在福煦车厢签署停战协定,1919年法国特意选择在德皇加冕的镜厅同战败的德国签署《凡尔赛和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0年纳粹德国攻入巴黎,法国宣布投降,德国特意选择同一地点的同一车厢内,复刻法国投降名场面。
法德两国争夺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牵动欧洲列强的神经,直接爆发两次世界大战,将欧洲打成废墟。战后,法国和德国意识到战争的危害,开始走向和解之路。由此拉开了英法德铁三角的第三集,法国的德国和解,英国游离圈外搞破坏。
1951年法国德国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法国和德国捆绑经济发展,为两国和解奠定条件。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在巴黎爱丽舍宫签署了《爱丽舍宫条约》,正式向全世界宣告法国和德国彻底消除了历史积怨,实现了全面和解。
法德和解了,要推动欧洲一体化,英国不开心了。1973年英国虽然加入欧共体,却又始终游离欧盟之外,诸如英镑与欧元、申根协定等问题上,英国始终保持着独立性,与法国、德国明显不是一个路子。
东欧剧变时,两德统一问题上,英国公开表示:欧洲不需要统一的德国。
法国、德国和解,主导欧洲局势,英国既参与欧洲一体化,又游离一体化之外。就有网友说,就好像人家两夫妻好好过日子,英国这个小三,总暗戳戳地搞破坏,不得不说,网友们是有才的,这比喻绝了!
02 中日韩
相比较英法德铁三角的相处模式,中日韩三国的相处模式则相对简单许多。
在古代,中国稳稳地占据C位,朝鲜半岛充当着摇旗呐喊的小弟角色,谁能占据中原,就向谁称臣纳贡,中原王朝对待朝鲜那也是没话说,妥妥地第一藩属国的待遇,朝鲜半岛一度号称小中华。这时候的日本就像是那个调皮捣蛋的家伙,是不是要挑动一下铁三角的关系。
唐朝初期,唐朝与新罗为盟,日本支持百济,三国在朝鲜半岛爆发第一次东亚地区的区域大战,663年白江口之战,一战打碎了日本的骄傲,让日本认清现实,然后日本疯狂学习唐帝国。大化改新,直接让日本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王朝,安分守己了近千年时间。
1590年,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后,发动对朝鲜半岛的入侵。日本、中国、朝鲜三国在朝鲜半岛爆发第二次东亚地区的区域大战,结果依旧是日本失败,打出来东亚地区的300年和平。
等到了近代之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而强大,实力增强带来野心膨胀。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对朝鲜半岛的侵略战争,这一次日本赌赢了国运,满清失去对朝鲜半岛宗主权益,自汉代以来中原王朝的朝贡体系,到此算上彻底崩溃了。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将其化为殖民地。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东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为止。
可以说的是,东亚地区因为有着中国的镇压,长期以来都处于稳定的局势。不像是欧洲大陆,动不动就爆发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战,但是中日韩三国,总有一个觊觎别人家资源的熊孩子,动不动就要搞些小动作,打破区域的和平稳定。
到了近现代,虽然中日韩三国相互建交,但是历史留下的痕迹却是无法抹除的。日本对历史罪行的否认,伤害着中韩两国人民的感情,韩国对于文化的争夺与宇宙第一国的自大,也让中日两国无奈,网络上也总流传着,中日友谊靠韩国、中韩友谊看日本的说法,凸显出中日韩三国关系的复杂性。
终章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国家间留下了深深的车辙,这些痕迹成为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也为后世留下前进方向的指引。中日韩、英法德这两对铁三角国家的相处模式,有冲突有对抗有战争,也有合作有学习有帮助,地缘让三国成为无法分割的邻居,历史让三国彼此紧密联系,解不开的羁绊,逃不脱的牵扯。
英国本土面积约为24万平方公里,法国本土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德国本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人口上,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英国、法国人口大约6800多万人,德国人口大约8300多万人。英法德三国不论从国家面积以及人口数量上来说,都大致相当,并没有出现超越一个等级的庞然大物出现,因此三国之间相互纠缠,法国由于处于英国和德国之间,同时拥有海权和陆权,始终处于三国矛盾的中心。
在东亚,中国不论是版图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处于碾压式领先,但凡中国能够保持国内政权的稳定,就一定能够成为东亚地区的霸主,这种压倒性优势是中日韩三国在古代能够保证长期的稳定的前提,也是中国能够成为中日韩三国关系的中心的原因所在。
遍观这两对铁三角国家的历史,或许也印证了网友的那句话:三人行,必有第三者。两国相互本身好好的,总有一个搅屎棍跳出来,打破局面,将水搅混。在现代国际政治舞台的大背景下,中日韩、英法德这两对铁三角国家,在铁三角内部的搅屎棍依然存在的情况,又多了美国这个域外大国的掺和,局势更加复杂。中日韩若是加强合作,美国就会坐立不安,必然要搞出小动作,英法德要是一体化,美国便会如坐针毡,必然也要搞出大动静。
未来,这两对铁三角国家何去何从,我觉得在和平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应该趋向于合作为主,用战争来解决矛盾,毕竟是下下策,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王道。当中华复兴之时,还怕曾经的藩属国不归位?
作者:青衫弹史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迎转发、点赞、关注、评论、赞赏,您的支持对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