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和日本已同意加快建立三边自由贸易区,加强供应链领域合作和出口管制对话。这是周日在首尔举行的三国经贸部长会议的主要成果。三国部长上一次会议是2019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

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同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和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会面时表示,受单边主义及保护主义蔓延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日韩作为区域乃至全球重要经济体,应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系,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敦促合作伙伴联手应对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包括在关键矿产供应链方面加强合作。韩国部长强调,部长级会议不仅对三国,而且对国际社会都会产生重大反响。

在首尔举行的此次会议是在东京三国外长会谈一周后举行的。 当时三国外长都表示同意深化三边合作,共同应对日益加剧的保护主义和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日韩经贸部长在与美国谈判不征收额外进口关税的尝试失败后,便与中国坐到了谈判桌前。密切的盟国关系,例如,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也都无济于事。

全球市场专家、独立分析师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认为,所有这一切只会进一步强化日韩最近表现出来的重构对华经贸关系的强烈愿望。

米哈伊尔·别列亚耶夫专家说:“与美国的军政联盟不再能保证日韩与美国的贸易关系的可预测性。美国的进口问题通常会给其经济安全带来空前的风险。在这些条件下,中国因素以及通过自由贸易区与中方建立的集体力量正在增加。 在首尔举行的会议表明,三国愿意减少建设生产和供应链的政治方面的障碍以及让出口管制更有可预见性的愿望。对美出口遇到的问题将促使日韩更广泛地向中国开放市场。”


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院长吕超认为,特朗普使用“关税大棒”给日韩造成的后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日韩两国制定独立贸易政策以及抵制美国阻碍它们对华贸易的能力。

吕超院长说:“不可否认,美国因素是中日韩经贸合作的最大外部干扰。目前日韩与中国正在推动落实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经贸领域的重要共识,原本这一备受各方欢迎的合作能够发挥‘1+1+1>3’的作用,但历史表明过去中日韩经贸合作屡受美国干扰,尤其是美国在高科技领域比如半导体和芯片产业施加压力,对华实行所谓的‘脱钩断链’战略,并在中日和中韩双边合作上不断向日韩施压。

现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再次挥舞关税大棒,其政策不仅针对中国,还波及传统盟友,包括日本和韩国。比如美国关税政策或导致日本汽车工业在美投资的潜在损失进一步扩大,对韩国施加的关税压力也会对三星、SK等企业的对美合作形成多重冲击。在面对单边主义霸凌的情况下,日本和韩国也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寻求更多的经贸合作伙伴,以促使本国利益最大化。而推动和深化中日韩区域合作,显然是抵御美国单边霸凌主义的一种方式。我认为这也是中日韩合作的背景与过去的不同之处。”

在此次三国部长首尔会议举行后,三国领导人举行会晤的可能性自然也会随之增加。上一次三国峰会于去年在首尔举行。已就在今年年底前举行三国峰会达成共识。重塑三边务实合作等步骤或将是推动峰会举行的动力之一。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小程序上线啦,欢迎使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