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三月春光里,大别山脚下的茶园已是一片新绿。清晨6点,浉河区董家河镇茶农张大姐挎着竹篓穿梭在茶园,手指翻飞间,嫩芽如雨点般落入篓中。“今年春茶长势好,多亏了中行的‘茶叶贷’,让我赶在开春前更新了设备!”张大姐的喜悦溢于言表。在她身后,崭新的茶叶杀青机正轰隆作响,空气中氤氲着沁人心脾的茶香。
这一幕,正是中国银行信阳分行以金融活水浇灌春耕备耕的生动缩影。作为全省重要产粮区和“中国毛尖之都”,申城的田间地头,正涌动着普惠金融的融融春意。
金融“春雨”润泽沃野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首场“战役”,必须打好金融保障“主动仗”。开春以来,信阳分行组建15支惠农先锋队走村入户,运用智能化设备将“网点”设在村上,确保金融服务直达田间地头。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截至目前,信阳分行累计为394户涉农主体发放贷款1.5亿元。在光山县某生态农业公司的千亩基地里,负责人李先生指着正在作业的智慧灌溉系统感慨:“190万元‘农信担保贷’三天就到账,这速度比春雨还及时!”
定制服务解农忧
“过去贷款要跑断腿,现在是送贷上门,这服务真是中!”在固始县蒋集镇,某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大哥看着新购置的联合收割机,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得益于中国银行“农机贷”200万元资金支持,合作社今年新增了3台智能化农机具,服务范围从周边5个乡镇扩展到整个淮河南岸。
这样的故事正在信阳各县区上演。围绕“一县一品”发展定位,中国银行创新推出20余种特色信贷产品:平桥区莘鑫家庭农场主张大哥用50万元“种植贷”建起智慧大棚;潢川县“甲鱼贷”让200多养殖户实现规模化升级;息县“新发地贷”助力建成豫南最大蔬菜集散中心……“我们要让金融产品像种子一样,在适合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信阳城西支行负责人在当地春茶生产座谈会上如是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布局,信阳分行立足粮食及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聚焦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金融需求,将融资供给延伸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相关领域。
茶叶贷“飘香茶都”
在众多创新融资模式中,“茶叶贷”格外引人注目。作为信阳的“金名片”,毛尖春茶生产牵动着千家万户。在当地召开的春茶座谈会上,茶商们围着中行的客户经理咨询“茶叶贷”的场景火热:“最高200万额度、3天放款,这简直是给我们量身定制的方案!”经营茶叶加工20年的周老板当场提交了申请。
为破解茶农融资难题,信阳分行打出全链条服务组合拳:从茶园管护到加工销售均可获得资金支持,创新“信用+”“线上+”模式,只需手机扫码申请,“豫中农担贷”便能极速审批。
“这个茶叶贷真是及时雨啊!每年春茶生产前,我们都为资金发愁。有了这个贷款,我们可以放心地扩大生产规模了。” 一位茶农兴奋地说。为了方便服务对接,中行工作人员还在会议现场建立了工作群,及时回应客户的金融咨询与需求。“我们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茶农和茶企受益,为春茶生产的顺利开启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中行工作人员表示。
从中原粮仓到茶都飘香,从大别山麓到淮河两岸,中国银行信阳分行正以金融妙笔,在豫南大地上描绘着“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多彩画卷,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地滋润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茶香飘得更远了,田野也更加富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