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3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在一起农村特殊群体权益保护案例中,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锁定高危账户,通过办案督促保护农村老年人个人信息。
案情显示,2022年3月至5月,毛某邀约刘某、何某等8人成立团队,在重庆市江津、武隆等地,以帮助免费注册激活电子医保账户为由,获取农村老年人的身份证、人脸信息和手机号码,私自注册支付宝账户后出售,非法获利近20万元。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毛某等8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案中,发现公益受损线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经分析研判认为,支付宝账户具有金融账户属性,非法出售后将使案涉农村老年人的个人信息面临被冒用的重大风险,遂指导江津区检察院于2023年11月1日以民事公益诉讼立案。
为有效阻断后续风险扩散,检察机关及时开展账户清查,通过大数据建模,调取支付宝账户注册数据、医保电子凭证激活账户、个人身份信息等3万余条,以“涉案时间、涉案区域、被侵权人年龄”为关键要素进行数据碰撞比对,锁定317个案涉账户具体信息。随后,检察机关组织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及相关专家开展技术、法律风险论证,通过风险研判拟采取注销账户、动态验证等不同等级的技术防控措施,深入农户逐一核实支付宝账户注册情况,征求是否注销账户的意见。
2024年4月26日,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诉请判令毛某等8人协助被侵权人注销涉案支付宝账户以消除风险;在省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
在法院组织调解过程中,毛某等人均认可检察机关认定的事实,并同意全部诉讼请求。同年7月9日,重庆市五中院作出民事调解书予以确认。调解书生效后,毛某等8人已在重庆晚报上刊登道歉信;在取得被侵权人同意后,向支付宝公司统一申请注销。
针对案件中反映出多区域农村老年人电子医保服务存在薄弱环节的问题,2024年5月27日,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协调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强化推广渠道管理,与支付宝公司加强合作,共同处置异常账户。
2024年7月,重庆市医疗保障局表示,已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医保推广人员身份甄别机制;支付宝公司进一步排查后已冻结505个异常账户,对48853个同时段开通的账户开展实人动态身份验证;借助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支付宝、微信医保码亲情账户绑定功能解决农村老年群体不会使用医保码问题。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