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内则》中有这样一句话:“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意思是说,孩子在七岁后,就需要注意男女有别

“不同席,不共食。”这样的要求,放在今天来说,或许过于苛刻。

但是,这句话所传递出的思想:“重视孩子在一定年龄后,对性别的界限和伦理。”放在今天也并不过时。

我前段时间,在抖音上看到过这样一个短视频:一个来自上海的8岁男孩,不舍得跟妈妈分床睡,甚至俩人还相拥而眠。



这让网友看到之后,直呼:心真大。

可能这位妈妈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这位妈妈了解到儿子跟她不分床睡的行为,可能会把儿子培养成妈宝男,不知道她还会不会允许儿子跟她同床睡。

孩子在3岁之前,需要完成心理独立

儿童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有个核心理论叫做:分离-个体化过程。

在马勒看来,儿童从出生到3岁就会经历一个从与母亲“共生”到“独立”的心理发展过程。

如果儿童在这一阶段,没有建立独立的自我,后续可能就无法发展出自主性,以至于在成年后仍然依赖母亲的情感支持,从而成为妈宝男。



所以,作为母亲,早在孩子3岁之前,就应该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做出恰到好处的回应,既不过度控制孩子,也不冷漠疏离孩子。

由此可见,如果孩子在8岁时,仍然舍不得跟妈妈分床睡,这说明孩子已经对妈妈形成了深度依赖。

当然,孩子不愿跟妈妈分床睡,有可能并非是孩子的原因。

从妈妈的角度分析孩子不愿分床睡的原因

我在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案例,一位妈妈在武汉一家长论坛上,发帖求助:

“我们家小孩10岁了还不肯分床,而且喜欢我抱着睡觉。”

“昨天在外应酬,夜里11点才到家,孩子一直等着我回来跟我一起睡,就连同一个房间,另外一张床都不行。”



有网友回贴:“孩子这么大了还和父母同床,不一定是孩子不肯分,也可能是大人舍不得。”

这位网友的说法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虽然,我们不确定,这位来自武汉的妈妈是否真的是自己舍不得跟孩子分床睡。

但是,实际上确实存在,妈妈舍不得跟孩子分床睡的情况。

如果妈妈自身在童年时,长期受到父母的冷漠对待,那么等她成为妈妈后,就会对亲密关系的稳定性高度敏感。

从而倾向于通过“情感补偿”,也就是让孩子跟自己同床睡的方式,来填补早期的情感空缺。

另外,对于离异带孩子的妈妈来说,孩子可能是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也会出现让孩子跟自己同床睡,来填补内心的情感需求。

由此可见,孩子不愿跟妈妈分床睡,既可能是孩子的原因,也可能是妈妈的问题。



不过,不管是哪一方的问题,作为父母,都应该尽早让孩子分床睡,毕竟这才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如果孩子到了8岁甚至10岁,还不舍得跟妈妈分床睡,就需要妈妈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矫正孩子的这一习惯。

在此,给出两个小建议,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可以先让孩子跟自己在同一个卧室,但是不同床。同时,为了鼓励孩子做到这一点,还可以给予孩子想要的东西作为奖励。

其次,让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但是保持卧室门半开放状态,以此让孩子逐步养成自己一个人睡觉的习惯。

当然了,矫正孩子不舍得分床睡的方法还有很多。

总之,作为父母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因此,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愿分床睡,父母都应该重视起来,并采取有效措施去矫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