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我们的钱终于拿回来了,双方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近日,黄某某带着一面写着“高效为民显担当 秉公执法扬正气”的锦旗来到泰顺县人民检察院,感谢检察官为他妻子苏某某追回了被拖欠十年之久的借款。
2013年至2014年期间,周某某、张某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苏某某借款并签署欠条。未曾想,这一纸承诺最终成了一纸空文,苏某某多次追讨,但周某某、张某某均以“手头紧”“资金暂时周转不开”等为由拒不还款。
无奈之下,苏某某只能将二人诉至法院,2020年2月,法院支持了苏某某的诉讼请求。因周某某、张某某未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苏某某申请强制执行,张某某的工资被强制划扣用于还款。案件历经多年未能执行完毕,期间,双方关系不断僵化。2024年,因矛盾进一步激化,为稀释苏某某的执行款项,周某某、张某某便让有真实借贷往来的亲属到法院起诉。
“我们是真的没办法了,原来每年多少还能还点钱,现在他们的亲戚也去告他们,还我们家的钱就更少了,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还完。而且他们亲戚告他们这件事我也觉得不对劲。”因久久拿不回欠款,苏某某及其丈夫黄某某向泰顺县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
周某某、张某某与其亲戚间的民间借贷是否真实存在?有没有虚假诉讼的行为?带着这些疑问,检察官开展资金流向溯源、转账记录分析等工作,依托数字化手段对银行流水进行逐条比对,累计核查交易记录400余条,发现周某某、张某某存在恶意避债故意和隐瞒利息支付的违法行为,但其与亲戚的借贷行为确实存在,且无法排除借款已清偿,综合认定二人构成不诚信诉讼行为,而非虚假诉讼行为。
解“事结”更要化“心结”,面对这一陈年积案引发的纠纷,检察官在查清案件事实后,发现此前苏某某多次因该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向有关部门进行控告,因长期对抗,双方关系已陷入僵局。于是多次约谈双方当事人,耐心倾听诉求,指出案件久拖不结的弊端,提出以和解方式化解矛盾的可行性,引导双方回归理性协商,逐步消除误解与对抗情绪。
2025年2月28日,经过检察官的多次调解,双方当事人在检察官和法官的见证下,达成和解协议,协议签署后,周某某、张某当场将115万元欠款一次性交付给了苏某某。至此,一场因民间借贷引发的长达十年的纠纷画上了句号。
供稿:第三检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