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全市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亮出成绩单,绘好路线图

这次大会是徐州高质量发展的

一次“大盘点”

同时也是徐州奋力挑大梁勇担新使命的

一次“总动员”

锚定高质量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

扎实朝着万亿城市迈进

会上传递出鲜明信号

迈向万亿之路,如何走好每一步?

路标既明,路径已清


竞逐高质量

何为标兵何为追兵?

每年的高质量发展总结,都是一次成绩张榜。各地各部门领到了自己的成绩单。

过去一年,13个板块围绕经济增长比贡献、提份额,聚焦招商引资比规模、看质量,紧扣项目建设比速度、拼效率,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勇争先。犹如棋盘上的活眼,在竞合博弈中激活全域发展的大龙。与此同时,市直各部门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各自领域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百舸争流中,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精神风貌日益昂扬。比学赶超的赛道上,有标兵,也有追兵。

而如果跳出徐州看徐州,站在全国看徐州,这场高质量发展的竞赛则面临更为激烈的竞逐。既有紧盯前者的紧迫感,又要时刻保持被赶超的危机感,对标找差、克难奋进中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标兵,也是追兵,追兵,就是标兵!


▲徐工集团机加工自动化线

在“贡献度”与“含金量”交织的赛点上,速度与质量的辩证法愈显精妙。标兵与追兵,从来不是静止的标签。今日的“追兵”可能在明日携创新奇袭,当下的“标兵”亦需以归零心态再出发。当领跑者回望时,身后追赶者的身影已化作前路的坐标;而当追赶者发力冲刺时,其足迹又成了新的路标。正如齿轮咬合般,标兵与追兵在竞争转换中互为表里,在螺旋上升中共生共长,激起了徐州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


迈向万亿城

如何踢好临门一脚?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徐州万亿之城的冲刺之年。

站在“万亿之城”门槛,如何踢好“临门一脚”?大会提出稳扎稳打、稳中求进,并强调了“时度效”

GDP过万亿不仅标志着一座城市经济总量跨上大台阶,更意味着城市能级提升进入快车道。经过多年不懈奋斗,徐州汇聚了产业振兴之势、能级跃升之势、政通人和之势,迈进万亿城市有基础有条件。把握时机、乘势而上,是为“时”。


▲江苏天宝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乘用车新型车载显示屏智能生产车间,一件件从生产线上组装完成的产品正在接受调试。

徐州追求的万亿,必须是结构上高质量的万亿,三次产业齐头并进,三驾马车正向拉动,创新动能更加强劲,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必须是数据上实打实的万亿,用实实在在的项目、产出和增量来支撑过万亿,以扎扎实实的行动把“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图景”。讲究方法、脚踏实地,是为“度”。

GDP 过万亿任务艰巨,但越是艰巨,越要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要在谋对策、作决策、定政策上“稳”,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效上“进”,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积极担当作为。锚定目标、善作善成,是为“效”。

冲刺“万亿之城”,恰似绿茵场上扣人心弦的临门一脚——胜负在此一瞬,既要雷霆万钧的果敢,更需百步穿杨的精准。徐州,正以“时度效”为战术手册,在高质量发展的赛场上演绎决胜时刻的经典篇章。


▲在吉麦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现场,每条产线都有智能机器人介入,一台“大眼萌车”总装时间平均只需要3分钟。

勇担新使命

如何挑大梁?

目标既已明,路径何为?2025年徐州将怎么干?会上进一步明确了路线图、任务书。

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夯实迈进万亿之城的坚实基础。

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总量与结构、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全力争取政策落地,持续深挖消费潜能,抓好项目招引建设,推动板块竞相发展,更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融合创新、转型提质,激活迈进万亿之城的强劲引擎。

以高水平打造区域科创中心为主抓手加强科技创新,以壮大“343”创新产业集群为着力点加强产业创新,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为突破口加强创新融合。

引领带动、协同联动,打开迈进万亿之城的发展格局。

在优化城市空间上实现新作为,扎实推进中心城区73个单元详细规划和44个专项规划编制完善。在提升城市能级上展现新担当,聚焦打造“三中心一枢纽一高地”,深入实施11个重大事项行动方案。在促进区域协同上形成新成果,健全完善市际区域协调工作机制,加快实施年度工作要点和合作事项清单。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蓄积迈进万亿之城的磅礴动能。

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系统推进去年全会明确的326项改革任务和今年市委改革要点确定的41项任务加快落地;推动开放向更高水平拓展,深入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行动,以获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为契机推动中欧班列增运上量,积极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

促进共富、维护稳定,铺展迈进万亿之城的幸福画卷。

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在充分就业中鼓起来。聚焦高品质生活,用心用情惠民生暖民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办好45项民生实事。聚焦高效能治理,一招不让守牢安全底线,真正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

任务部署,清晰明确。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无论是扛起挑大梁的责任,还是扎实朝着万亿城市迈进,都必须一月接着一月盯、一季接着一季干。从大会现场发言中,一股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扑面而来。


▲近年来,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对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智能升级,公司生产的绳、缆、带、网、管类编织装备,为海洋开发等多个重要领域建设提供了技术和产品支撑。

徐州市工信局争分夺秒推进项目建设,抓实528个重点工业项目,落实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快形成产出增量,推动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邳州市统筹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共享标房招商等方式,提出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70个。铜山区抓实“两重两新”项目储备和政策对接,加紧推动40个省市重大项目在上半年开工,36个在年内投产;完善“4+4”重大平台功能,协同构建52家省级研发机构、400家高企创新矩阵……干字当头、狠抓落实,各地各部门定下了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领下了勇担新使命的任务书,吹响了向万亿之城进击的冲锋号。


▲2023年5月,邳州市新河镇与益客集团肉鸡全产业链项目签约,包含熟食及调理品加工、宠物食品、种禽孵化等项目。

在春潮涌动的时节,徐州以一场高质量发展的总结推进会,奏响了向万亿之城进发的号角。

走好万亿之路,不仅是一场经济的跨越,更是一次精神的飞跃。

目标虽近,但并非坦途,每一步都要凝聚着徐州人民的智慧与汗水,每一程都需闪耀着高质量发展的光芒。


这条路上

“扎实”是最鲜明的路标

“实干”是最醒目的路径

全市上下携手并进

以扎实的步伐、稳健的姿态

踢好“临门一脚”,跨越万亿门槛

必将开创属于徐州的新时代辉煌!

撰文 | 许腾飞

编辑 | 黄雨桐

一审 | 许腾飞 朱宸昕

二审 | 张清 孙剑

三审 | 王经波

转发+在看,告诉身边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