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沈阳主城区向东拓展的“桥头堡”,大东区望花板块近年来的发展势头迅猛,已从传统工业区转型为产城融合示范区。
近日,在沈阳自然资源局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土地拍卖的信息,轩兴四路北-1-1地块等2宗地块将于4月8日至21日期间进行网上挂牌交易。
而这两块商业文化用地,正映射了望花规划建设的CBD项目,总投资约31亿元的双子塔摩天大楼,是沈阳继市府恒隆广场后的又一地标性规划。
该项目占地7.24万㎡,规划建设甲级写字楼、企业总部、星级酒店及休闲娱乐设施,旨在打造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新商业核心。
那为什么偏偏选在这里呢?
1. 填补商业空白:望花板块虽已有旭辉东樾城等社区商业,但缺乏大型高端商业综合体,双子塔将承接周边高端住宅(如招商璀璨映澜)及产业人口的消费需求。
2. 产城融合驱动:紧邻沈阳汽车城及欧盟经济开发区(以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为主导),双子塔可为区域内企业提供商务办公、会议会展等配套,形成“产业+商业”闭环。
3. 地铁经济赋能:项目与地铁4号线望花站无缝衔接,未来还将联动规划中的13号线,形成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吸引人流、资金流聚集。
未来有何发展前景?
1. 文商旅融合:东北特色文旅IP落地
虎啸街文体旅综合体,总投资3亿元,以东北虎IP“东东”为核心,融合巨兽巡游、潮玩艺术、工业文化体验等功能,预计2025年12月投用,年客流量达150万人次。
工业文化传承,依托沈阳民族工业发祥地的历史底蕴,规划中的工业博物馆、创意市集等项目将强化区域文旅特色。
2. 生态赋能:东湖公园重塑宜居环境
总规划面积52万㎡的东湖公园(一期24万㎡已开工)对标青年公园,北接劳动路大桥(2024年7月完成前期手续),南临轩兴四路,未来将成为板块的“绿肺”,与双子塔形成“生态+商业”双核驱动。
3. 产业联动:汽车城与智慧健康城并进
智能网联产业:沈阳汽车城智能网联大厦主体已封顶,聚焦自动驾驶、车联网技术研发,吸引高端人才集聚。
医疗康养配套:总投资50亿元的沈阳国际智慧健康城(含三甲医院)2025年启动主体建设,填补东北部医疗资源空白,提升区域宜居价值。
地铁4号线于2023年开通运营,望花站成为板块核心枢纽,串联起沈阳北站、太原街等城市节点,未来还将规划环线地铁13号线,形成“双地铁”格局。板块依托沈阳汽车城(国家级汽车产业基地),智能网联大厦等标志性项目已近完工,为区域注入高端产业动能。
截至2024年,望花板块已落地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含双子塔(31亿)、智慧健康城(50亿)、虎啸街综合体(3亿)等。双子塔摩天项目投用后,预计年营收超5亿元,虎啸街综合体年客流量150万人次,智慧健康城可辐射周边50万人口。
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范式转变
望花板块的规划逻辑已从单一产业驱动转向“文商旅+生态+人居”的多维协同。双子塔CBD不仅是商业地标,更是产城融合的枢纽,通过链接汽车城、欧盟开发区等产业资源,东湖公园生态空间,以及尚品系教育网络,形成“以城促产、以产兴城”的良性循环。
未来,随着地铁网络完善、重大项目落地,望花有望成为沈阳东北部的新城市中心,重塑沈阳城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