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主食就能瘦?
无糖食品随便吃?
低碳饮食人人适合?
碳水吃不对,减肥全白费,还可能惹上一身病!
这份「碳水红黑榜」赶紧收藏吧~
一、 碳水就是主食?
你以为碳水=米饭面条?错!
碳水化合物简称“碳水”,是人体必需的宏量营养素,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碳水家族:水果里的果糖、蔬菜里的纤维、牛奶里的乳糖…全是碳水!碳水化合物是糖类、淀粉和纤维素的总称,包括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双糖(如蔗糖、乳糖)和多糖(如淀粉、纤维素),并不是只有主食中才有碳水!
吃对是黄金燃料,吃错是隐形炸弹!
二、3大误区,90%的人中招!
误区1:碳水=发胖元凶?
真相:胖不胖,看碳水类型及数量!
过度摄入碳水,尤其是精制碳水(白米饭、蛋糕、奶茶)→狂升血糖→囤脂肪;
误区2:无糖食品=健康?
陷阱:“无糖”≠无糖!
根据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无糖食品是指每100克/毫升中糖含量≤0.5克,这里的“糖”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等,但不包含代糖。
阿斯巴甜、糖醇等代糖,可能让你食欲暴增,血管发炎、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增加中风和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
误区3:低碳适合所有人?
超重肥胖人群建议在营养医师指导下进行高蛋白低碳水的饮食原则;
孕妇、青少年、低血糖人群:盲目低碳=伤身!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普通人每天碳水占比50%-65%,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三、碳水不可或缺,
它有不能替代的核心作用
1.高效供能:作为人体首要能量源,快速转化为葡萄糖,支撑大脑、心脏及肌肉活动,维持生理机能与工作效率。
2.养护肠道:某些类型的碳水化合物(如膳食纤维)调节消化功能,预防便秘,强化肠道健康。
3.稳定血糖:合理摄入平衡血糖波动,降低代谢异常风险。
4.调节情绪:促进血清素分泌,缓解压力,提升愉悦感。
四、碳水化合物的“好坏”之分,
合理食用是关键
碳水化合物来源分天然和加工两类。
天然食物:
加工食物:
天然食物中的 “优质碳水” 能供热量,还含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过度加工食物中的 “劣质碳水” 仅供热量,缺营养素,通常具有空热量、过度加工变性、营养剥离、高油、高盐或高糖的特点,长期摄入有多种健康风险。
碳水化合物无绝对好坏,过度加工和不合理搭配使其变“坏”,应少吃油煎油炸、奶茶饮料等,嘴馋要控制量并合理搭配。主食宜粗细搭配,不过粗杂粮过量有害,精白米面更易消化,适合胃肠功能弱的人。
你今天的碳水吃对了吗?
来源:西安市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