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红薯、山药、芋头等四大薯类,碳水化合物含量偏高,对餐后血糖影响较大。
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可怕!
它们有着独特的营养价值,比米、面制品的营养价值更高,建议糖友把薯类当作主食。
那么,这四大薯类怎么吃对血糖影响更小呢?
本文特邀审核专家:
审核专家:刘光辉 副主任医师
• 上海市同济医院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上海医学会互联网医疗专科分会青年委员
• 上海医学会糖尿病专委会神经病变学组委员
1.土豆
图/马铃薯 作者拍摄
一般来说,土豆的加工方式对血糖影响很大,土豆(烤)的GI=60,土豆(蒸)GI=65,土豆(煮)GI=66,三种均属于中GI的范畴[1]。
每100克土豆可产生81千卡的热量,而100克米饭(蒸)热量为118千卡、鲜玉米112千卡[1],显而易见,同样条件下,马铃薯热量低于米饭和玉米。
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如丰富的钾(347毫克/100克)、叶酸含量15.7微克/100克[1]。
有研究认为幼龄马铃薯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可能是抗氧化的潜在物质[2]。研究认为土豆中的多羟基莨菪烷类生物碱可通过干扰糖类代谢酶,从而干扰糖类的吸收,预防过多摄入高碳水化合物后引起的血糖升高过快[3]。
在血糖控制平稳时,推荐糖友用土豆代替部分主食,可以蒸着吃或煮着吃,但不要吃土豆泥。
2.红薯
红薯GI:54,属于低GI食物。然而,煮着吃血糖生成指数77[1],属于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
一项对我国安庆市紫薯、红薯(红心)、红薯(白心)、土豆(黄心) 、土豆(白心) 5种薯类糖含量的研究显示,红薯的总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最高[4]。
因其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每100克红皮白心红薯碳水化合物高达25.2克,热量高达106千卡/100克[1]。而每100克红皮红心红薯含碳水化合物15.3克,每100克热量61千卡[1]。
图/红薯的一种 作者拍摄
红皮红心红薯富含β-胡萝卜素:含有米、面缺乏的β-胡萝卜素,如每100克红皮红心红薯含β-胡萝卜素1006.0微克[1]。
红皮白心红薯富含维生素C:在蔬菜淡季,可作为维生素C的来源之一,其拥有较高的维生素C,高达24毫克/100克,近柿子椒维生素C(130毫克/100克)含量的1/5。100克红皮红心红薯含维生素C只有4毫克[1],仅为其1/4。
但因维生素C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容易分解,为尽可能保存红薯中的维生素C,推荐可将红薯切成片来涮锅,避免加热时间过久[5]。
推荐糖友们在血糖控制平稳的前提下,将红薯当作主食来食用。
3.山药
图/山药 作者拍摄
山药GI:51,属于低GI食物[1]。
碳水化合物含量低:每100克热量57千卡,碳水化合物含量12.4克,不及红皮白心红薯的一半[1]。也低于土豆(能量:81千卡、碳水化合物17.8克)[1]。
这也意味着食用后不太会引起血糖短时间大范围波动,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是主食的不错选择之一。
蒸比煮更能促进山药硬度增大,而煮比蒸更能促进山药黏性增大[6]。
建议糖友采用热水蒸煮的方式食用山药,注意控制烹饪时间。
4.芋头
芋头GI:48,属于低GI食物,远低于蒸土豆(GI:65)[1],并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能够延缓糖分的吸收,降低血糖波动。
注意芋头的升糖指数受烹饪方式影响较大,一般蒸煮或水煮的芋头升糖指数较低,而加工成芋泥或油炸后,升糖指数会显著提高。
市面上售卖的芋泥,往往添加量糖、黄油、奶油等高热量成分,对血糖影响更大。
薯类食用的常见误区
误区1.食用薯类不限量
薯类血糖指数普遍偏低,对餐后血糖相对友好,但不是越多越好!糖友食用薯类应定量,不宜过多!
推荐一般成人每天摄入薯类50~100克[7],糖友一定要控制食用量。
糖友最好在此基础上酌情减少摄入,最好避免一次大量食用,可分配在一日三餐中。
误区2.薯类制品≠薯类
常见的薯类制品,如薯干、土豆粉、地瓜粉,是薯类经加工而成,去除了里面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如膳食纤维,也是大家常提及到“精致碳水”,热量较高,如每100克马铃薯(全粉)362千卡、地瓜粉336千卡、淀粉(马铃薯)332千卡[1]。
不过薯类制成的粉条,淀粉在加工过程中,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分子链变得更紧密,不容易被淀粉酶分解,从而在进入人体后,血糖上升速度相对较慢,糖友可以当作主食适量食用。
最后提醒大家,不管吃哪种薯,都要先吃一些蔬菜和蛋白质食物,这样可以减缓淀粉在体内的消化吸收速度,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你记住了吗?
作者:高春海 注册营养师
参考文献
[1]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一册.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7.
[2]郭永福,张莉,刘汉斌,等.马铃薯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6):13-17.
[3]郭永福,张莉,刘汉斌,等.马铃薯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6):13-17.
[4]张琪,赵紫微,于雪荣,等.2021年安庆市5种薯类营养成分[J].卫生研究,2024,53(04):600-607.
[5]吕琳琳,刁全平,罗维巍.HPLC法测定红薯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3的含量[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19(02):41-44.
[6]邹建,许美娟,李斌.蒸煮方式对怀山药与普通山药食用品质、预测血糖指数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2,22(03):200-211.
[7]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