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推动关闭教育部,仅仅过去了不到3天。据环球时报3月23日消息,特朗普又授意国防部长发起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的民意调查。这两项看似不相关的举措,实际上反映了特朗普政府重塑美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层逻辑:在教育领域实施“去联邦化”改革,在军事领域强化意识形态叙事,二者共同指向重塑美国社会价值体系与国际战略定位的政治目标。
特朗普政府关闭教育部的行政令,标志着共和党人40年来废除联邦教育机构的政治诉求进入实操阶段。自1979年卡特政府将教育部独立设部以来,保守派始终认为该部门是"联邦过度干预地方事务"的典型代表。特朗普更是直言教育部是"3万亿美元打造的教育骗局",指责其未能提升学生成绩却灌输"多元、公平与包容"等左翼价值观。在教育领域所发生的“去权运动”,其本质实为保守主义对进步主义教育政策所进行的系统性反击。联邦教育拨款中6-13%用于弱势群体保障,却被保守派批评为"制造教育依赖"。
特朗普政府计划将教育部核心职能转移至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等机构,试图通过"资金脱钩"削弱左翼教育议程的实施基础。然而,这场改革面临多重现实困境。法律层面,解散内阁机构需国会立法通过,共和党在参议院53席的优势难以跨越60票门槛。社会层面,21个民主党州总检察长已提起诉讼,指控裁员行动损害低收入学生权益。
操作层面,教育部管理的1.8万亿美元学生贷款、1210亿美元助学金及5000万学生的特殊教育服务,如何平稳转移仍是未解难题。与教育领域的激进改革相呼应,国防部更名提议同样引发轩然大波。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发起的民意调查显示,54%受访者支持恢复"战争部"旧称。这一举措看似简单的名称变更,实则蕴含深刻的战略隐喻。从历史维度看,"战争部"称谓承载着美国军事扩张的历史记忆。该机构从1789年设立至1947年改组,主导了美国从大陆扩张到海外争霸的全过程。1947年《国家安全法》将其与海军部合并为国防部,反映二战后美国战略重心从战争转向遏制。
如今提议更名,被解读为对"国防"概念的重新定义,将防御性安全观转向更具进攻性的军事存在。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周末,特朗普还表态不想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这种更名诉求得到部分保守派精英的支持,证明美国内部的冒险主义者仍大有人在。特斯拉CEO马斯克直言"战争更准确",其掌控的SpaceX作为国防部重要承包商,可能在新军事架构中扮演更关键角色。但反对声浪同样强烈,批评者指出"战争部"标签将固化美国"全球警察"形象,加剧国际社会对美国军事扩张的担忧。
特朗普政府的"教育-军事"双轨改革,本质是其"美国优先"理念的制度延伸。在教育领域,通过解构联邦教育体系,削弱左翼价值观传播渠道,强化地方教育自主权,为保守主义意识形态铺路。在军事领域,通过重构机构名称,强化"美国例外论"叙事,为可能的军事行动提供合法性支撑。值得关注的是,两项改革均绕开国会议事程序,通过行政命令强行推进,引发对总统权力边界的宪政争议。
特朗普政府的激进改革,正在重塑美国的全球形象。教育领域的"去联邦化"可能削弱美国高等教育竞争力,加速科研人才流向欧洲。军事领域的更名争议,则可能加深国际社会对美国"新孤立主义"与"军事单边主义"的双重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