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中国采矿,否则就对华发动制裁。事关中美关系,美议员公开摊牌,威胁意味昭然若揭,但却是白费力气。那么,美方此举究竟有何用意?为什么说美方这种举动是白费力气呢?

当地时间3月25日,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召开的一场听证会上,华盛顿非营利组织“哨兵”的政策顾问列茨涅夫,提出了一个相当“荒唐”的建议,那就是敦促美国政府介入,阻止中方在刚果(金)进行的关键矿产开采活动。



列茨涅夫宣称,中方在刚果(金)的活动存在大量所谓“腐败”行为,让当地人民饱受苦难。美方应要求中国公司全面披露其采矿合同,并对参与所谓“腐败”活动的个人和公司施加更多制裁。

在中国同广大非洲国家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也为刚果(金)的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等领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情况下,列茨涅夫和一众美国议员为什么要炒作相关议题,抹黑中方在刚果(金)乃至整个非洲地区的矿产开采行动呢?

有分析认为,这其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一是刚果(金)国内爆发了一场激烈战争,无力抵挡叛军攻势的刚果政府,有意用矿产换取美国援助;二是中美两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博弈日益升级,特朗普政府不希望中方在非洲地区获得更多资源。



就第一个原因来说,过去两个月以来,反政府武装“m23运动”先后占领了刚果(金)东部最大城市戈马以及另一重镇布卡武,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一周前,该组织又攻占了位于北基伍省的矿业重镇瓦利卡莱,致使全球第三大锡矿比西锡矿陷入停运状态。这种情况下,无力与反抗军正面交手,又担心后者重组兵力、巩固阵地的刚果政府,的确有寻求外部援助的理由。

不过,刚果政府指控邻国卢旺达试图借此控制北基伍省矿藏,还向刚制裁了卢旺达的美国“求援”,就有些让事态扩大化。报道称,刚果总统齐塞克迪甚至还给特朗普写了一封求援信,表示愿意用价值高达16万至24万亿美元的矿产,换取美方出手相助。



有美乌矿产合约这个“先例”在,刚果政府用矿产资源讨好美国这个计划还是有不小可行性的。这也让本就在同中国竞争关键矿产的美国,更倾向于对打压中国同非洲国家的矿产合作。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非洲小组委员会主席史密斯声称,“美国必须摆脱对中国矿产的依赖,并停止间接支持中国在非洲助长不稳定和地区冲突。”

明眼人应该都看得出来,美方口中的所谓中国“垄断了非洲矿产资源的产出和加工”,不过是特朗普政府用以干涉中非正常经贸往来的借口。不许中国采矿,否则就对中方实施制裁,才是美国政府的真实目的。为此,美方不惜大肆抹黑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矿产开采活动,逼迫中方做出让步,但这些伎俩注定失败。



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既拿不出任何切实可行的资源投资方案,也难以撼动中国在关键矿产生产上近乎“垄断”的主导地位,这决定了美方很难从刚果(金)或者其他非洲国家手中获得更多关键矿产的开采权。更何况美方大肆炒作所谓的“中国威胁”,污蔑中企迫害地方地民众的行为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是无法动摇中非合作关系。因此,美方的许多努力恐怕都是白费力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