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下午4时,愚园路咖啡品牌“三顿半”全国首家线下体验空间内座无虚席。二楼靠窗的长桌边,一位年轻女子举起手机,对着印有姓氏首字母的罐罐咖啡轻叹:“连名字都成了艺术的一部分!”咖啡渣回收制成的桌椅、退役渔船改造的装饰墙、空气中浮动的烘焙香气,有人埋头敲键盘,有人低声谈合作,更多人用手机记录这一刻的慵懒。这座以环保与创意著称的咖啡空间,成了愚园艺术生活街区午后最热闹的“社交客厅”。

历史与潮流碰撞

走出地铁11号线江苏路站7号口,愚园路历史名人墙便在不远处静候访客,它以沉浸式、多元化的设计和功能诉说着那些曾在此居住生活的名人故事。游客王先生感慨:“透过一个个名字,家国情怀跃然眼前。”愚园艺术生活街区位于愚园路历史风貌区精华段,长约850米的主街如同一条时光隧道,串联起石库门老宅、花园洋房与潮流店铺。“街区启动更新以来,我们始终坚持‘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理念,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半日闲’。”街区运营方创邑实业的品牌负责人许引兰说。


愚园路历史名人墙

街面上,打扮时髦的年轻人三三两两或漫步,或驻足于橱窗前拍照,或钻进弄堂深处的小店探秘。“每次来愚园路都有新发现!”同济大学学生小陈举着刚买的彩色毛绒玩偶,指向“有蒂棵棵 UODYCOCO”的橱窗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这是一家售卖原创毛绒玩偶、文创品、玩具、摆件等的“野生艺术小家”,“充满艺术感的原创设计与多巴胺跳跃配色,拍照真是太出片了!整个街区就像一座开放式美术馆,逛累了还能喝杯特调,体验感满分!”

艺术范与烟火气共生

今年,景德镇的陶艺风“刮”到了愚园路。依托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的资源经验打造的“旮旯三宝邨灰空间建筑事务所”来到了愚园路1088弄,带来了首个展览“旮旯三宝邨陶作展”,50平方米的小楼被分隔成三层展示空间,淡绿和米色交织的颜色美学直接带人进入一种静心的状态。


旮旯三宝邨陶作展正在这里举办

沿着狭窄的楼梯来到楼上,满目的瓶瓶罐罐随意摆放也很优美,釉色或明丽或沉稳,诠释着“陶瓷的可能性”,构成了旮旯三宝邨的烟火日常,空间的每一平米都用到了极致。


游客走进弄堂体验烟火气和时尚范

旮旯三宝邨的斜对面,“愚园路公共市集”则充满了烟火气。“吴师傅,这把伞修一下!”“赵师傅,我的阔腿裤改好了吗?”……市集一楼,裁缝铺、修锁摊、鞋匠铺一字排开,一站式解决了周边居民生活中的“小烦恼”。


烘焙店“When Pigs Fly当猪飞”

开业8年的烘焙店“When Pigs Fly当猪飞”的主理人“小红旗”坦言,选择扎根愚园路,正是看中其“历史与烟火并存”的独特基因。“自由职业者、远程办公的白领把这里当‘第三空间’。”李女士是附近的居民,她习惯在午后带本书到弄堂深处的咖啡馆,“这里的老板记得每位熟客的口味,社区感和商业感平衡得刚好。”


老伯伯内衣店

与此同时,开了30余年的“老伯伯内衣店”仍挂着5元棉袜、19元马甲背心……店主竺伯伯笑称:“顾客买的不仅是商品,还有一份习惯。”从徐汇赶来的张阿姨和闺蜜边挑衣服边感慨:“这里藏着我们的青春记忆。”

首店经济激活商业新动能

近年来,街区凭借“首店经济”持续出圈。雅诗兰黛、宜家、科颜氏等国际品牌在此举办首发活动,街区日流量最高达30万人次。本土原创品牌同样抢眼,配饰品牌BLACKHEAD首家街边店、原创袜子品牌上森派系全国首店、创意杂货铺凡几在上海的第一家复合实体店等众多高质量品牌首店也都在此落地,以“流量+品质”吸引Z世代与城市中产。

许引兰介绍,在首发经济的推动下,创邑还联合多个领域品牌在街区推出了快闪系列活动。活动汇聚了从零售体系成熟的经典品牌到新消费浪潮中崛起的国潮品牌,通过艺术展览、沉浸式空间装置、网红打卡场景及社交互动体验的有机融合,精准锚定Z世代消费群体需求。


“sômthin'else 另有奇物”以多巴胺配色吸引眼球

“sômthin'else 另有奇物”店铺内,咖啡区与潮玩展区无缝衔接,店铺凭借标新立异的时尚属性、吸睛前卫的视觉体验、独特审美的消费场景,受到潮流人士的青睐。主理人Benny提到,品牌与街道合作开发了文化打卡地图,串联红色旧址、名人故居与潮流店铺,“游客可一边喝咖啡,一边探索历史,这才是愚园路的深度玩法。”这种“在地文化+潮流体验”模式,正成为街区商业升级的核心。

“未来,街区将深耕在地文化,融入新兴生活方式,营造惬意生活氛围,通过打造多元商业场景,持续满足个性化的消费新需求。”许引兰说道。

原标题:《新消费·申活力〡艺术范与烟火气共生!探秘长宁这个街区的“半日闲”生活》

栏目编辑:顾莹颖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 摄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赵菊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