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太原市职业健康工作将始终坚持以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为中心,紧紧围绕《太原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22-2025)》目标任务,以“强化提升三项能力”、“开展好三个行动”、“组织好七项活动”共13项工作为重点,推进全市职业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十五五”实现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提升三种能力
一是强化职业病防治技术能力提升。推动县(市、区)疾控中心或职业病防治院(所)全部具备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检测能力,能够自主承担90%以上的国家职业病防治监测任务;鼓励县(市、区)级疾控中心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促进职业病防治支撑机构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强化尘肺病康复站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康复站利用率、康复效果、康复服务覆盖面和满意度,探索推进中医药治疗康复技术在尘肺病康复站、职业病防治院等机构的应用。
二是强化职业健康监管能力建设。县(市、区)职业健康监管人员能力培训率达到100%。新改扩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事中事后监管,危害严重项目实现100%核查。职业病防治监测项目完成率100%。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控制评估率不少于60%。
三是强化职业健康服务能力提升。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监测、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控制、纯音听阈测试阅读、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加强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新增职业病诊断标准的宣传和解读;进一步完善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本底资料,推进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开展;有序推进口腔诊疗机构放射卫生监测工作,全面摸清口腔放射诊疗资源配置和分布图,不断提升全市职业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
开展好三个行动
一是开展好重点行业尘毒危害专项治理行动。在全市范围对存在粉尘、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噪声危害因素浓(强)度超标且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工业企业持续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放射性危害岗位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
二是开展好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行动。平均每个县(市、区)筛选不少于20家,实现申报率、防护用品配备率、培训率、定期检测率、健康检查率五个100%;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岗位合格率≥85%;职业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
三是开展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扩面行动。对辖区内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再进行一次“拉网式”筛查,进一步核实、完善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相关信息,筛查长期停产停业企业,增补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新办企业、没有申报的小微企业等,督促用人单位严格落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到2025年底,各县(市、区)在申报系统中申报企业的数量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不低于25%。
组织好七项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健康知识宣教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职业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组织开展“健康企业”申报建设活动。全市至少再建成5家省级“健康企业”,10家市级“健康企业”。
三是组织开展“职业健康达人”选树活动。全市至少再选树省级“职业健康达人”50名,市级“职业健康达人”150名。
四是组织开展“职业健康三晋行”活动。“六进”“六服务”市级活动覆盖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县(市、区),县级全年覆盖辖区内60%厂矿、社区。
五是组织开展第二届职业病防治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在全系统进一步营造“大学习、大调研、大练兵、大督查”的浓厚氛围,同时,为国家、省举办竞赛活动选拔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六是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双告知”活动。以采矿及洗选、建材、石材加工、木器加工厂等中小微型企业为重点,各县(市、区)辖区内实施全覆盖。
七是组织开展职业健康心理讲座活动。做好职业人群慢性病防治、心理健康促进和新形态劳动者职业健康保护工作,市级组织讲座活动不少于2场,各县(市、区)不少于1场。
来源: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