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达医晓护的第5406篇文章
李阿姨近一周晨起后,右脚后跟一着地就钻心的痛,走几步能稍稍缓解,去菜场转一圈买完菜,疼痛可以缓解不少,但去健身房跑跑步,疼痛又加重了。核磁共振显示李阿姨右足“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到底是什么病?能不能治疗?
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状为晨起时疼痛感觉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行走过度时疼痛感加剧,严重患者甚至站立休息时也有疼痛感。
足底筋膜炎最常见于 40~60 岁人群。工人,教师等需要长久站立职业人群,容易发生足底筋膜炎,长期跑步人群和超重人群的发病率更高。
准确的临床病史以及跟骨内侧结节处的压痛是准确诊断的关键。超声检查、X 线及核磁共振检查可用于辅助诊断及排除其他疾病。
超声检查
方便、无创。能显示足底筋膜形态、厚度和连续性,筋膜炎患者筋膜可能增厚、回声不均匀,还能动态观察足部活动时筋膜状态。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是最敏感的方法之一,可提供高分辨率图像,显示炎症范围、程度和周围软组织情况,如筋膜增厚、信号增强,还能发现骨质改变,但费用高、检查时间长。
那么李阿姨的右足,需要怎么治疗呢?
处方如下:1.口服药物治疗;2.康复科物理治疗;3.居家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
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
康复科物理治疗
1.发散式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有修复粘连松解瘢痕的作用,可达到镇痛的目的。
2.低强度激光治疗:激光有抗炎作用以及刺激细胞增殖、微循环、血管新生和胶原生成的作用。
居家辅助治疗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以下辅助治疗方法:
1.选择大小合适的硬质小球(如高尔夫球),将小球放置于足底,前后来回滚动小球,动作要慢,寻找痛点后停留,直至痛点有适当缓和(至少30秒左右),重复2~3次。
2.使用斜板。斜板站立可以帮助牵拉小腿肌肉,使小腿肌张力降低,肌腱延长。斜板角度建议控制在25°以内,站立时全足底与支撑板尽量贴合,足跟保持中立,每次站立10-20分钟,每日2-3次。
作者: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孙婉婷 全科主治医师
吴巍 主管护师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