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FM93记者 王桔 通讯员 徐思鹏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最近,不少杭州人发现自己的鼻子、眼睛和皮肤开始“闹情绪”——喷嚏停不下来、眼睛肿成桃子、身上痒到抓狂……这很可能不是感冒,而是花粉在“作妖”!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王冉红主任透露:今年春季过敏患者比去年同期激增15%-20%,鼻塞、喷嚏、眼肿、眼部瘙痒已算轻症,严重者甚至因过敏极大影响工作和生活,包括夜间长时间的失眠,还有患者喉咙瘙痒1个多月,感觉肺都快咳出来。专家提醒:今年花粉“攻击力”升级,过敏体质人群需全副武装应对。

有人痒到失眠

有人咳到怀疑人生?

户外工作者张先生(化名)近日全身突发急性荨麻疹,红疹从脖颈蔓延至躯干四肢,皮肤如同“画地图”般红肿。“痒得整夜整夜睡不着,白天走路突然天旋地转,扶着墙才没摔倒。”经检查,他确诊耳石症——耳朵内平衡器官的小结晶竟因严重过敏影响休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而脱落。医生分析,长期疲劳叠加花粉过敏,导致身体防线全面失守


李女士(化名)每天下午干咳、恶心,辗转消化科、呼吸科未果,最终在耳鼻喉科找到元凶:花粉刺激下,她的喉部黏膜慢性水肿,表面毛细血管迂曲清晰可见。“这种‘静默过敏’极易误诊为急性咽炎,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至窒息等风险。”市三院耳鼻喉科王冉红主任说。


王主任解释,植被花粉大部分能随风飘散、遇水溶解,直接粘在皮肤或吸入呼吸道,致敏性极强。患者轻则鼻塞、流涕、眼痒、重则诱发荨麻疹、哮喘、喉头水肿以及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

防护指南

从“武装到牙齿”到“居家扫雷”

1

外出防护三件套

口罩+护目镜:选择密封性强的防护装备;

避开高峰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花粉浓度最高,尽量减少外出;

鼻腔冲洗+药物:生理盐水清洗鼻腔,随身携带抗过敏鼻喷剂。

2

回家“大扫除”别偷懒

全身清洁:换洗衣物、洗头洗澡,避免花粉滞留;

口鼻护理:用生理盐水漱口,减少黏膜附着的花粉;

环境净化:关闭门窗,开启空气净化器,阳台衣物尽量烘干。

3

高危人群预警

过敏体质、儿童、户外工作者:尽量避开花草密集区;

出现憋气、皮疹扩散、持续咳嗽:立即就医,警惕过敏引发喉头水肿等急症。

专家提醒

“年轻人别硬扛!过敏反复发作可能转为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窦炎及哮喘等。”王冉红主任强调,及时用药、规范防护是阻断病程的关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