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烟火气离不开那些藏在街头巷尾或是居民小区里的小食店,杭州的烟火气有一半是面馆撑起来的,以片儿川或拌川为主流的面馆中,老杭州人的胃就是被这一碗并不花哨,用材也不高贵的面治到服服帖帖。

杭州的面馆太多,有点多到数不过来的感觉,走几步就能遇到一家面馆,如果能够沉下心来写,杭州的面馆可以结集成一本厚厚的杭州面馆指南。

在杭州,一家开到十年以上的面馆都会拥有一批稳定的老食客,而面馆老板本人则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蜀山街道朝阳银座有一家开店17年,迁址三次的面馆,老板姓朱,是一名退伍军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退伍后本有一份稳定工作,但觉得人生应该有点波澜,辞职出来经商开公司、干工程,折腾到余额要见底,最后和几个战友合计一下,大家建议不如开一家面馆吧!

2008年,他的面馆开到了崇化路上,当时的面馆名字为“三品王”,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三品王面馆”就火了,辉煌时,街边停了三排车,皆为一碗面而来。



后来,崇化沿街部分房屋拆迁,面店搬迁到了高桥路南端,几年后,又到蜀山街道朝阳银座落脚,直至今天满打满算17年,当初的“三品王”已经更名为“面王面馆”,按朱老板的意思,既然是靠面出发,索性称为“面王”吧。

萧山的面馆江湖里,没有明显的门派,风格各异,但除了面是固定不变打底之气外,家家面馆都会特供一些小料,猪油渣和青脆椒是面王面馆的特色,每天早晨开店营业前,这些小料都会提早预备好。

迁址、改名,这些本是做生意的人相对忌讳的事情,但在面王面馆里,不管是更名或是迁址,生意还是火爆,一天两三百碗是常事。

七八十平的面店,进门,香气扑鼻。饭点时间,后厨锅与铲的交响乐响起,还有“叮叮”的外卖提示音响个不停。来吃面的人,附近小区的居民更多一点,还有附近的工友或是白领。

面王面馆是夫妻,老板娘负责点单记账,很多夫妻店里能长久开下来,一定离不开一个能干的老板娘,尤其是做餐饮小店,能记住来的食客喜好对于一家小食店真的太重要了~

他们家的面价格相对杭州主城区要便宜很多,一碗片儿川起步16元,拌川起步8元,最贵32元,最贵的面35元。加料区里摆到琳琅满目,油渣、鸭脚、卤蛋是点单率最高的,时不时有萧山本地人加皮卷。

茄汁拌川

有点像番茄炒蛋盖面,并不是茄汁拌的面,如果它不是茄汁拌川的话,味道吃起来还是很可以的,但实际与茄汁拌川的味道相差很多,有点欠缺~



猪肝拌川&大排片川

猪肝拌川和大排片川味道很不错,尤其是大排片儿川,大排油炸过再用卤汁去卤过,味道超级棒,猪肝嫩无味~ 另外,提供的小料辣椒会缓和一下拌川和片儿川的实在感~







油渣是消耗最快的小料,一碗拌儿川或是片儿川捎带一小盘猪油渣,一碗面完完全全盘活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