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丁香护士 (转载已获授权)

案例回顾

「患者手背的皮肤怎么裂开这么大?床单上血渍一大片,都没人看见吗?!」高年资护士的语气里透着急切和责备。

护士小李愣了一下,连忙拿起棉签为患者肿胀发亮的手背伤口消毒,并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止血。


图1:患者裂开的皮肤

但这伤口,到底是怎么来的?

床上没有遗落的针头啊!也没有不规则的硬物啊!指脉氧探头、心电监护线、有创血压管道……所有可能造成伤口的因素都被一一排查,仍然找不到导致患者皮肤裂开的原因。

「交班的时候还是好好的,患者什么时候受的伤?」小李低声自语。她清楚地记得,交班前刚刚为患者做了大便护理并更换床单,当时手背还完好无损

实在无解,只能查看监控了!

伤口竟是在翻身过程中造成的

监护视频很快还原了受伤的全过程——交班时,两名护士在翻身过程中,并未将患者手臂放置在胸腹部,而是靠近大腿的一侧。接班护士用力一拉,患者侧身翻转,导致其严重水肿的手背受到挤压,皮肤裂开了。

原来,这并不是一起「无缘无故」的伤口,而是由于交班不规范导致的损伤。交接班护士迅速调整状态,将整个情况汇报给值班医生。

医生仔细检查后表示,若转科进行美容分层缝合,费用肯定很高。但如果采用普通缝合,较粗的缝线在水肿的皮肤上会加重损伤。

小李懵了:总不能什么都不做,让皮肤自行愈合吧??

不缝合真的可行吗?

虽然伤口看起来较大,但并不深,能否不缝合呢?小李想到:「气管切开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通常不进行缝合,而是通过捏紧皮肤包扎换药,让伤口自行愈合。」

那么,这种方法是否可以用于该患者的伤口处理呢?

值班医生认可了这个思路,同意让护士用输液贴捏合固定伤口,让皮肤贴合自愈。

输液贴捏合固定

在得到医生的同意后,监护护士立即开展处理:

1. 充分消毒:清洁伤口及周围皮肤,减少感染风险;

2. 捏合伤口:一名护士轻轻对拢伤口两侧皮肤,使裂开的皮肤贴合;

3. 输液贴固定:另一名护士从一侧粘贴输液贴,同时轻微牵拉,使伤口两侧皮肤稍微向下折叠,褶皱正好位于伤口处。


图2:捏合固定的伤口

为了加快伤口愈合,医生同步调整了患者的治疗方案:

• 补充蛋白,提升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帮助组织间液回流,减少水肿;

• 间断使用利尿剂,加速水肿消退;

• 抬高手部,避免双臂约束,减少外力干扰。

此外,护士每日进行两次换药,每次换药时:

• 先充分消毒伤口;

• 再喷洒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或直接滴于输液贴中心,使药液渗透到伤口部位,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加速伤口愈合。

五天后,患者伤口愈合,部分结痂脱落,未遗留明显瘢痕。

这种处理方式是否更具优势?

传统的清创缝合术虽然是伤口处理的常规方法,但对于皮肤严重水肿的患者,缝合可能会带来额外的损伤,也会提高费用。

而本例中,通过输液贴捏合固定伤口,结合合理的护理和治疗措施,使皮肤自行愈合,不仅避免了缝合带来的潜在风险,还有效加快了愈合过程。

当然,这种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伤口,但对于类似皮肤水肿导致的裂伤,或许可以作为一种低创、低成本的替代方案。

各位同行,您在临床中遇到过类似情况吗?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大家一直在问的密押提分卷来了!✅考点全✅押得准✅提分快!

往年收获大量好评,提分过考!✊拿证必做!联系老师立即开通!

想一次通关?

用考试宝典

有件事麻烦您:

微信规则有变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护视”公众号设为“星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