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有这样一群独特的创作者,他们虽身有残疾,却以笔为翼,在心灵的苍穹奋力翱翔。中国残联“两微一端”新媒体“芬芳夜读”专栏,与大家一起通往他们非凡的精神世界,一同感受那被文字赋予的力量,一同领悟生命的多义与无限可能。
愿这些作品能如明灯,照亮每一位读者内心深处的角落,也让更多人见证残疾人作家们在文学天地里所绽放的绚烂华彩,激励我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风雨,都坚定地追逐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在阅读中成长》
作者:张月军(西风)
确切的说,我年少时读到的书很少,由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我能够读到的文学书籍更可谓凤毛麟角了。但正是少年时代读到的这些书,才弥足珍贵历久难忘。它们注定成为我心灵深处永远的风景和流淌在躯体里鲜活的精神血液,从而影响和改变了我以后漫长的人生。
少不更事的我,最初读到的是图文并茂的小人书,后来识的文字多了,再读小人书就不那么过瘾了,于是就尝试着阅读大部头的长篇小说。那时在偏远落后的乡村,若想找到一本好书真比登天还难。还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从沈阳来的大哥哥大姐姐那里,求爷爷告奶奶似的借到了一本本文学书籍。
记得我第一次读到巴金的《家》时,我还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那时农村还没有装上电,我是在恬静的乡村的夜晚,在幽暗而温暖的煤油灯下流着眼泪读完这本书的。书里的情节和人物的命运,深深的感染和打动了我,以致煤油灯烧着了我的眉毛都浑然不觉。我读得是那样的忘情,那样的专注,仿佛我稚嫩的单薄的心灵,一下子被透彻的文学阳光给照亮了……后来又陆陆续续的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读完了《苦菜花》、《战斗的青春》、《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西厢记》、《红楼梦》……估计我少年时代阅读过的文学书籍,最多也不会超过二十部,但正是这些精彩纷呈活色生香的文字,为我打开了通往憧憬、想象和智慧的天窗。
再后来,我考上了大学,逼仄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能够读到心仪已久的好书再不是什么难事。虽然学的是哲学专业,整天和亚里士多德、康德、德彪西打交道,但我更钟情的还是文学书刊。走进琳琅满目的大学图书馆,我惊奇的睁大了眼睛,我仿佛发现了一条抵达心灵的隐秘而芳菲的道路,我只有不停的努力的向上攀援,才会领略到更加奇丽绚烂的文学风景……不能说我像一个饥饿的孩子一下子扑到在面包上,我是说,作为一个精神和心灵严重贫血的乡村少年,我必须利用这难得的机会给自己补充营养,从而让自己一颗贫瘠的苍白的心日益丰盈和强壮起来。
或许是受“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这句古训的冥冥感召吧,大学毕业的我就真的背着简单的青春行囊,去走那天空地阔的万里路了。新疆乌鲁木齐十载,我读到了很多好书、奇书和怪书,我好象第一次知道世界是如此的辽阔和深遂。在安谧而温暖的单身宿舍里,我读到了《福乐智慧》、《阿凡提》、《古兰经》、《阅微草堂笔记》、《新疆民歌大全》、《新疆通史》……在美丽而遥远的西北边城,我有机会就怀揣着一本书上路,去克拉玛依去伊宁去喀什去西藏……我确信人生所有的乐趣和智慧不仅仅凝聚在书上,而且还在漫漫的跋涉的旅程上。在我看来,读书和行走都是一种发现和寻找,发现精神所需的钙或盐,寻找自然深处的种种玄机或奇迹。
我不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能够相信的是“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我能够相信的是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难得的人生知己进行交流或对话,我能够相信的是读书可以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态度甚至命运;我能够相信的是读书可以让一个人的心灵日益丰厚、滋润和强大起来……我不完全相信“开卷有益”,只有手捧一部优秀的智慧的充满思想、灵气和想象的书,才会让我的心灵淋浴一场明媚的透彻的甘霖。我相信不读书会使人的心灵日益枯燥乏味,而读书的对人生对生活会看得更远更为深刻。
命运是一个深不可测、捉摸不透的字眼。十五年前的秋天,当我突然被掀入厄运的黑谷,当我在一夜之间失去了行走的快乐和自由,正是那些芳香的默默无闻的书籍,慷慨的拯救了我逐渐黯淡的心灵。在医院三年漫长而灰暗的日子里,我床头摆满了许多以前百看不厌、爱不释手的书籍,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读着这些饱受疾病蹂躏意志坚强作家的作品,我仿佛在黑暗中发现了一缕希望和梦想的曙光,正是这些文学书籍,让我的肉体和心灵的伤口逐渐愈合,让我忽略了自身的不幸、痛苦和磨难。我想我可能永远成不了保尔,但我可以以保尔为镜,在茂密的文学丛林中默然穿行,寻找或重建永不颓废的精神家园。
我说过这个世界上美丽的事物太多,只是我无力全部拥有;我还要说,这个世界有意思的好书太多,它们像智者排成的优雅的长队,在等候着我的到来、翻阅、流连和穿行。虽然我穷其一生读到的好书也不过冰山一角,但我可以活到老读到老。我确信有书籍陪伴的人生,就是知己陪伴、无怨无悔的人生。我渴望成为一株思想的芦苇和沉思的麦穗,纵使什么也成不了,那些静谧的曼妙的读书时光,又何尝不是红尘起落之间一种难得的快乐和幸福呢?
作者:张月军(西风)
张月军(西风),肢体残疾,1960年出生,籍贯辽宁。1982年大学毕业后,曾在乌鲁木齐执教10年。现定居福建三明,从事专业创作,先后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多万字。
朗诵:张婷
张婷,视网膜色素变性致先天双目失明,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自治区盲人协会秘书长,内蒙古自治区自强模范,朗读爱好者,曾获第五届“华韵之声语文朗读大会”全国总决赛成人组特等奖。
编辑:张雪飞
审核:张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