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5个重点,教您科学补钙!

撰文|南总内分泌 陈钡钡 李佳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代谢异常)和骨质疏松症逐渐成为现代人关注的健康问题。许多患者会疑惑:“血脂异常的骨质疏松患者是否需要补钙?补钙是否会影响血脂水平或心血管健康?”本文将从科学角度解析二者的关系,并提供科学补钙建议。

一、血脂异常与补钙,

为何需要关注?

1

血脂异常的特点

血脂异常并非单纯指“血液变稠”,而是指血液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坏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TG)升高,同时可能伴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好胆固醇”)降低。当前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1],长期未控制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严重问题。这类人群需通过饮食、药物(如他汀类)控制血脂,以降低动脉硬化、心梗等风险。

2

补钙的重要性

钙作为人体必需矿物质,不仅是骨骼的主要成分,还参与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凝血功能。各年龄阶段缺钙均可引发特异性风险:儿童生长阻滞、孕妇妊娠异常、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及骨折概率增加。此外,血清钙离子参与调控心跳节律,长期缺乏可致抽搐、失眠等神经系统异常。近年来研究提示,血管钙化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钙代谢异常可能是潜在诱因之一。然而,我国的平均膳食钙摄入量(300~400mg/d)较低[2],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日照不足及膳食失衡使全生命周期科学补钙成为预防疾病、优化健康的基础策略。

3

血脂异常与钙代谢的潜在联系

(1)炎症反应:血脂异常导致的慢性炎症可能促进血管钙化,而钙沉积可能进一步加重动脉硬化。

(2)药物影响:部分降脂药(如他汀类)可能间接影响钙吸收或代谢。

(3)共同风险因素:如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等,既是血脂异常的高危因素,也可能导致钙流失。

二、补钙会影响血脂吗?

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骨质疏松患者合理补钙会影响血脂异常,但需注意以下潜在关联:

1

钙与胆固醇吸收的微妙关系

有研究提示,钙离子在肠道中可与游离脂肪酸及胆汁酸结合,形成不溶性皂盐,减少部分脂肪吸收,从而降低肠道对脂质的摄取。同时,未被吸收的脂肪通过粪便排出,可能减少血液中TC和LDL-C的水平,理论上可能对血脂控制有轻微益处。但这一作用有限,不能替代降脂药物或饮食调整。

2

钙补充剂的潜在风险

大剂量钙剂可能干扰药物吸收:如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与钙剂同服时,钙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建议间隔2小时服用。

过量补钙的隐患:长期过量补钙(>2000mg/天)可能增加血管钙化风险,尤其对已存在动脉硬化的人群不利。钙剂使用应注意安全性,用量过大而使得每日钙的总摄入量远超出推荐量可能增加泌尿系结石和血管钙化的风险[1]。

3

饮食补钙更安全

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食物中的钙吸收率较高,且富含其他营养素(如维生素D、镁),更有利于整体健康,不会对血脂造成负面影响。一项基于日内瓦退休人员队列数据的横断面分析指出,从低脂乳制品中增加钙摄入量与降低高TC和TG水平的风险相关,同时也有助于减少HDL-C水平降低的风险,具体而言,每增加食用一份含300毫克钙的乳制品,高TC和高TG水平的风险分别会降低24%和22%[3]。因此,适当摄入这类乳制品,或许能在补充钙质的同时,对血脂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三、血脂异常的骨质疏松患者如何科学补钙?

1

优先选择膳食补钙

推荐食物:低脂牛奶(避免全脂奶加重血脂负担)、酸奶、北豆腐、深绿色蔬菜(如芥蓝、油菜心、苋菜等)、芝麻等。如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可选择无乳糖牛奶。100mL牛奶含钙约100~120mg。考虑到食物的丰富多样性,建议每天至少饮用300mL牛奶,外加深绿叶蔬菜等其他富含钙的食物以满足机体需要。

搭配维生素D: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可通过日晒、深海鱼、蛋黄等获取。

2

如需服用钙剂,注意3点

1)类型选择:柠檬酸钙对胃刺激小,且不受胃酸影响,空腹也可吸收,适合老年人、胃酸缺乏或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者;碳酸钙需随餐服用,胃酸分泌不足者慎用。

2)控制剂量: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mg,50岁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mg,补充剂需扣除饮食中的钙含量(如100mL牛奶含钙约100~120mg)[1]。通过膳食摄入不足时,补充剂量建议≤500mg/次。

3)避开药物相互作用:钙剂与降脂药、甲状腺素等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

3

重视维生素D的协同作用

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成人推荐摄入量为400~600IU/d[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IU/d,可通过日晒(每天15-30分钟)或强化食品获取。

4

定期监测,个体化调整

血脂异常的骨质疏松患者补钙期间,建议每半年复查血脂、血钙及骨密度(如有必要,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1-2年检测一次),及时调整方案,避免过量。合并肾结石或甲状旁腺疾病者需医生评估。

四、总结

血脂异常患者可以补钙,但需遵循科学原则:优先通过饮食补钙,必要时选择合适钙剂并注意用药时间,避免过量,及时监测相关指标。控制血脂与维护骨骼健康并不冲突,关键在于平衡与个体化管理。

审核专家


李 佳

  • 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

  • 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常委

  •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

  • 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 主编、参编、参译专著5部

  • 近年主持国家、省部级基金5项 授权专利8项

  • 多次担任大会同声翻译

  • 多份SCI杂志审稿人

参考文献: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7,11(1):7-28.DOI:10.3760/cma.j.issn.1674-0815.2017.01.003.

[2] WANG L, YIN L, CHENG X,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calcium intake with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 in a large Chinese cohort[J]. Aging (Albany NY), 2020,12(6):5500-5515.DOI:10.18632/aging.102974.

[3] PAPAGEORGIOU M, MERMINOD F, FERRARI S, et al. Associations of Calcium Intake and Calcium from Various Sources with Blood Lipids in a Population of Older Women and Men with High Calcium Intake[J]. Nutrients, 2022,14(6).DOI:10.3390/nu14061314.

[4]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本文审核丨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李佳 责任编辑丨小林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