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每年给城市发展定调的重要会议,西安两会上都会对新一年西安的发展做出重点定调,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除了总结去年的工作之外,今年西安要干的大事儿也被明确。
根据目前已经释放的动态信息,我们(公众号:四海为家)也整理出了一部分非常值得关注的重点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预期目标发布
重点看这11方面
就目前西安两会释放的信息来看,一方面是发布了今年西安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另一方面则是对11项重点工作进行了明确。
丨先看今年西安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
进出口总值增长10%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7%
居民消费涨幅2%左右
这里有两个点重点关注,一个是就业另一个是消费。对比去年的主要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和居民消费是今年新增加的预期目标。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开篇之年,对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做出了预期,随着接下来城镇就业人口的稳定,也能进一步通过“以人为本”的核心逻辑,持续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而今年“提振消费”被列为经济工作的首位任务,将重点通过以旧换新、完善社保体系等提升消费能力,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加码支持消费品更新。
同时这里也要注意,房地产作为大宗消费,接下来也将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的过程中,不断满足住房需求,以大宗消费带动和引领其他消费。
丨再看今年的11项重点工作
更大力度激发内需潜能
更大力度增强创新驱动能力
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强市建设
更大力度实施开放区效能革命
更大力度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更大力度增强文化软实力
更大力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更大力度建设宜居美丽城市
更大力度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更大力度夯实安全发展基础
需要注意这11项重点工作中,都说到“更大力度”,也就意味着在政策投资利好等,将会拥有更快速、强大的发力点。尤其是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和“实施开发区效能革命”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
需要注意,“扎实推进城市更新”也是今年全国的重点,而回到西安来看,接下来将对城市五大片区(团结片区、三学街片区、西电片区、幸福林带片区、张家堡片区)进行城市更新示范试点,加快存量空间的盘活。
团结片区从2020年5月开始启动城市更新改造后,已经整理出超过3000亩的土地,而未央区对于团结片区的规划定义为“城北品质生活新中心”,未来不只有红旗铁路公园,还有优质教育、三甲医院等。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也将通过对区域独有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元素的融合,借势地铁的密集覆盖,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塑造城北未来的交通枢纽。
丨团结村区域规划图
三学街片区在2017年,实施西安碑林博物馆改造时,就计划对这里进行改造,区域主要以保护历史文化为核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在城市改造过程中除了保留历史的原汁原味外,也将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环境条件等,重塑老城活力。
西电片区主打一个“微改造”,保留83%的工业遗产,并将其改造成科技孵化器。依托老工业区基底,转型为“科创+宜居”高地。目前这个板块定位现代商贸功能单元,意味着未来或将落地总部大厦、大型商业等,同时依靠住宅生活配套等,进一步进行区域更新升级。
幸福林带片区在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中,承载高端产业聚集的功能,同时由于自身本来的世界级城市公园属性,更新的过程中也将依托产业和生态,进一步盘活老城活力,优化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丨幸福林带实景图
张家堡片区作为北跨的战略支点,秉持 “古今同构” 理念进行城市更新。保留历史文化并开展现代化改造,其中包括升级改造张家堡环岛公园,提升生态服务、实现全龄友好设计,塑造城市亮点并促进社区共建共享。依托未央路主干道及地铁网络,加速“人产城”深度融合,释放万亿级经济潜力。
丨张家堡环岛公园提升改造项目
而今年对开发区的不同重点任务,也有了明确,包括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和浐灞国际港这四个议论度较高的开发区。
西咸新区打造都市圈核心功能区和重要增长极
高新区打造高新基础产业基地和创新策源地
浐灞国际港打造中欧班列(西安)经济圈
经开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开发区,当好“北跨”发力军
西咸新区今年的两个任务,一方面是以都市圈为核心,进一步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则是推动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示范区和秦创原“总窗口”建设实现新的突破,推动各新城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丨西咸新区实景图
高新今年的任务依旧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上,不过是从之前的“扩张”转为“提质”,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同时聚焦“两重”(重大项目、重点领域)“两新”(新基建、新产业)等重点,推动工作量、实物量和投资量的“三两齐升”。
经开区作为先进制造业走廊核心区,除了继续为“北跨”发力外,将继续锁定汽车、新材料、光伏三大主导产业,推动“存量优化+增量突破”,同时强化科技赋能,释放创新潜力,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浐灞国际港以强化内外开放为主,通过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北跨、东拓提供坚实支撑。此外依托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培育打造“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医工科技创新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催生更多成体系的项目群、产业链、经济区,加快塑造“物流+贸易+金融+产业”的中欧班列经济圈。
丨浐灞国际港实景图
从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中,可以看到今年西安的发展定调。而大方向之外,两会中也提到了今年西安将办好的30件为民实事,具体来看一看今年,会在哪些方面增强生活的幸福感。
住房教育交通...
30件为民实事出炉
今年的30件为民实事主要分为10个方面,涉及到养老金、养老体系、就业、便民生活、公共安全等多角度,这里我们(公众号:四海为家)也针对30件事儿总结出大家最关注的住房、教育、交通等问题。
住房方面
推进回迁安置项目建设。落实“一村一策”“一项目一方案”,建成交付回迁安置项目148个,回迁群众6.47万户。
增加保障房供给。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5000套、公租房2000套,筹集经济补偿房用作保障房5000套以上。
补齐小区设施短板。完成124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微更新,加装改造电梯1000部以上,为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2万个以上,完成30个临电小区和200个“合表户”小区供电设施改造,完成主城区2.5万户“一户一表”自来水户表改造。
目前新城区已经完成三安小区、西安车站家属院、生产资料家属院、省物贸家属院、万年路33号院、铁路通号公司家属院等小区的改造招标工作;
碑林区已经完成26个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招标工作;
长安区已经完成残联小区、西寨开发小区、景园小区、生产资料小区(东区)、丽景佳苑、建明印务小区、教师花园小区、田园美居等老旧小区改造招标工作。
教育方面
持续增加学位供给。开工新建扩建高中8所,年内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1所,新增学位1.53万个。
目前来看,这些区域学校招生预警,在持续增加学位供给方面,或从这些区域入手。
经开区:西安经开第五小学,西安经开第十二小学,西安市经开第一学校(一路校区、十路校区),西安市经开第二学校,西安市第一实验学校;
西咸新区:西安市未央区三桥街小学、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第八小学、西咸新区沣东上林学校(小学部)、西咸新区沣东上林学校(初中部)、西咸新区第一初级中学、西安高新一中沣东中学(初中部)。
交通方面
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开通运营地铁15号线一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达到422公里,打造地铁出入口交通微中心。
完成幸福路北延伸项目主体建设,实现北辰大道与绕城高速贯通,推进鄠周眉高速建设。实施主干路微改造工程9项,次支路微改造工程72项,打通断头路8条。
优化调整公交线路。优化公交与地铁近距离接驳,调整公交线路20条,新开和调整通学、通医等公交线路20条。
增加公共停车位供给。开工建设公共停车位1.5万个,建成公共充电桩3500个。规范整治地铁出入口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新增非机动车停车泊位1000个以上。
2025年西安新的发展定调下
你更期待哪些方面的变化发展
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