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6日讯 在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18个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点亮乡村 沟通万家”工程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夜间照明和汛期排涝问题,还通过基础设施升级与文化建设双管齐下,进一步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过去,阳信县商店镇的部分村庄因夜间缺乏有效照明及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村民出行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面对这些问题,山东高速省派的第一书记团队深入基层调研,联合当地政府制定了详细的改善方案,并迅速行动起来。

利用集团捐赠的260万元专项资金,为18个自然村安装了超过800盏节能环保的太阳能LED路灯,大大提升了夜间的可见度和安全性。此外,针对农村常见的汛期积水难题,团队逐一排查并修复了各村的排水沟渠,确保雨季期间水流通畅无阻。

除了硬件设施的提升,第一书记们也注重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例如,在老观王村,通过新建乡村大舞台和文化长廊,组织成立秧歌锣鼓队等活动,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目前,这些改进措施已初见成效,原本荒废的土地变成了充满活力的公共广场,村民们有了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随着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社区,戏曲表演下乡等文化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文化的活力。

阳信县商店镇副镇长尹国才说:“我们不仅要让有形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也要让无形的文化传承下去。”这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做法,无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次“点亮乡村、沟通万家”项目的实施,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更温暖了民心,展示了政府与企业合作推动地方发展的典型案例。

闪电新闻记者 吕敏 通讯员 许志虹 冯清 韩敏 滨州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