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在国庆阅兵即将举行的特殊背景之下,巴基斯坦媒体曝出了一则令人振奋的超级好消息——在巴基斯坦建设KAAN生产设施的协议即将得到落实。

从军事合作的角度来看,协议如果落实意味着巴基斯坦与土耳其之间的军事合作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土耳其在军事技术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探索和发展,而巴基斯坦与土耳其的这种合作深化,无疑会在军事战略布局、军事技术交流以及地区军事影响力等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巴基斯坦空军而言,这一协议的达成似乎让他们距离重型战斗机仅有一步之遥。



技术能不能用,要看中国的态度

重型战斗机在现代空战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往往具备更强的作战半径、更大的载弹量以及更先进的航电系统等优势。如果巴基斯坦能够顺利通过这个项目拥有重型战斗机,那么其空军的作战能力将得到质的提升。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这个项目成功推进,巴基斯坦甚至有可能领先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三个即将装备两款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这对于巴基斯坦在国际军事舞台上的地位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代表着军事航空技术的顶尖水平,拥有这样的战斗机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象征,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然而,这一切看似美好的前景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那就是这件事情能否真正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支持力度。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有着独特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发动机等关键技术方面。



▲巴基斯坦空军还真没装备过重型战斗机

时间来到2024年3月21日,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日子,土耳其的KAAN重型隐身战斗机成功完成了首飞。这一事件在国际军事航空领域引起了轩然大波。据说,其第二、三架原型机也已经下线,整个项目正在朝着2028年服役的时间节点努力奋进。

看来土耳其在军事航空技术的发展上有着自己的雄心壮志。同年12月,在沙特宣布与土耳其交流无人机技术的背景之下,以“Ekotrent”为代表的几家土耳其媒体对外爆料,声称“沙特即将采购100架KAAN,作为F-35A交付前的选择”。这一消息的传出,再次将KAAN战斗机推到了国际军事贸易的风口浪尖。

2025年1月,欧洲“Bulgarian Military”网站撰文称,“在巴基斯坦和土耳其联合工业发展会议上,土耳其提出了在巴基斯坦设立生产工厂,并使用中国‘涡扇-10G’发动机的想法”。这一想法的提出,无疑为巴基斯坦与土耳其之间的合作增添了新的可能性和复杂性。而土耳其国防部长亚沙尔·居勒数天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巴基斯坦正式加入KAAN项目的协议即将敲定”。这一系列的事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环扣一环,使得KAAN项目在国际军事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KAAN首飞后搞出来一堆故事

核心问题未解决,一切都是空谈

对于巴基斯坦而言,这一系列的发展仿佛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从表面上看,只需要将土耳其提供的技术与从中国引进的涡扇-10发动机相结合,就能够获得一款尺寸比歼-20A还大的重型隐身战斗机。站在3月23日国庆日前夜,巴基斯坦媒体勾勒出这样一份美好的未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毕竟,拥有先进的重型隐身战斗机对于提升国家的军事安全和国际地位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然而,这一切就像十几年前国内的类似展望一样,充满了不现实的因素。

土耳其的KAAN项目虽然规划得十分宏伟,但是现代战斗机最核心的三个问题,却一个都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首先,在机身气动布局领域,土耳其面临着严重的技术瓶颈。先进的风洞群是进行机身气动布局研究和优化的关键设施,然而土耳其严重缺乏这样的设施。他们只能通过照抄F-22A的外形,再加上租借西方风洞来勉强进行研究。这种方式只能说是解决了最基础的几个问题,距离真正实用的、能够满足现代空战需求的气动布局设计还非常遥远。气动布局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战斗机的飞行性能,如机动性、稳定性等,这是战斗机设计的基础和关键。



▲KAAN的外形和F-22A相似度极高

飞控系统是KAAN战斗机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在首飞过程中,KAAN就暴露出了严重的控制缺陷,平尾三次剧烈抖动。这一现象表明其飞控系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在飞行过程中,飞控系统就是战斗机的大脑,负责控制飞机的各种飞行姿态和动作。如果飞控系统出现问题,那么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就可能面临失控的危险。可以说,KAAN首飞时的这种表现,如果运气再差一点,首飞就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坠机悲剧。

发动机的问题对KAAN战斗机来说同样是致命的。土耳其之所以只生产了三架原型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只交付了6台F-110发动机,多一台都没有提供。发动机是战斗机的心脏,没有足够的、性能可靠的发动机供应,战斗机的生产和后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联合生产完全就是一句空话。因为KAAN战斗机目前基本上就只有一个空壳子,根本谈不上技术授权等深层次的合作。土耳其忙着邀请巴基斯坦入局,除了确实需要“涡扇-10G”作为动力之外,更希望拉巴基斯坦背后的中航工业入局,从而解决其在气动布局和控制软件方面的缺陷。



▲歼-10CE搭载的涡扇-10B表现不俗,让土耳其看到了希望

土耳其不靠谱,合作需谨慎

如果土耳其在军事合作方面是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那么中国国内借助巴基斯坦这个媒介出把力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关键在于,土耳其在军事合作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出了名的不靠谱

例如,土耳其之前找到英国BAE公司,要求开发一款性能超越F-119的发动机,以解决KAAN的动力问题。然而,土耳其提出的合作条件却非常不合理。土耳其要求在负责生产这款强劲航发的联合公司中拥有51%的股份,并且研发费用均摊。这意味着BAE公司要拿出全球最顶级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并且支付一半的研发费用,而最终却只能获得不到一半的市场收益。这种要求简直是荒谬至极。

更不用说早年“瓦良格”号航母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时,中国被迫提供300毫米火箭炮、地地导弹技术的历史故事了。这些过往的事例都表明土耳其在军事合作上只想占便宜,却不想付出一丁点儿代价。



▲全球现在超越F-119的量产航发,只有F-35使用的F-135

在军事工业领域,土耳其向来有“空手套白狼”的习惯,直至如今,这个毛病依旧未改。就拿所谓的“合作生产巴基斯坦版本的KAAN”这件事来说,这不过是土耳其抛出的又一个诱饵罢了。这个诱饵乍一看似乎很诱人,但实际上背后却隐藏着土耳其自己的图谋。

中航工业在这件事情上,一直都未曾表现出丝毫的兴趣。毕竟,这是土耳其和巴基斯坦之间的事情,中航工业不会对巴基斯坦的行为进行过多的干涉。

不过,有一个事实是非常明确的。沙特在军事装备的选择上,即便再怎么急切,也不可能看上KAAN这种几乎没有什么优势的产品。要知道,KAAN在很多方面都缺乏竞争力,它没有足够的亮点来吸引沙特这样的国家。所以,这100架订单,土耳其还是别做美梦了,还是留给自己的空军慢慢消化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