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三国演义》问世之后,人们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愈加关注,对于三国时期的人物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而在三国人物之中,最有争议的人莫过于刘备和曹操。

刘备和曹操究竟谁更值得追随?刘备的仁德是真的还是假的?也许我们可以从三国时期的其他人身上发现端倪。



兄弟的离去

刘备最好的兄弟都有谁?一般人肯定会说关羽和张飞,也许有人会再加上赵云。

但其实刘备还有一位好兄弟,这位好兄弟的地位与关羽等人差不多,因为他与刘备是“刎颈之交”。

刎颈的意思就是“抹脖子”,古人自尽时都喜欢拿把剑抹自己脖子,刎颈之交由此而来。



这位与刘备有着生死之交的好兄弟,名叫牵招。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可能会知道这个人,因为他办的事其实还挺多的,再加上他这个奇怪的名字,令很多人对他印象深刻。

不过牵招里的功虽然多,但是他可不是给刘备办事的人,他是曹操的手下。



牵招年轻的时候,跟着自己的同乡人乐隐学习,同时还与刘备相识,并且还成了好朋友。后来刘备就跟着别人学习去了,而牵招还是一直跟着乐隐。

十常侍事件发生后,乐隐反对宦官掌权,却被宦官杀害。乐隐的学生们拼死将老师的尸体抢了出来,准备送回老家安葬。



结果在回去的路上,碰上了一群山贼,将其他人都吓跑了,只有牵招不愿离去。牵招求这些山贼放自己一马,自己要去安葬老师。

这群山贼也是忠义之人,见牵招如此仗义,而且他身上也确实是没钱,于是就放了他一马。而牵招则凭借这件事出了名。



后来牵招就跟了袁绍,袁绍被曹操击败之后,牵招跟着袁绍的儿子袁尚投奔了乌桓,但是曹操依然没有放过他们,将乌桓也一起消灭了。

最终,牵招还是被曹操俘虏,成了曹操的大将,专门负责镇守北疆,抵御外敌。



其实牵招在袁绍帐下时,有无数次机会可以逃走,有无数次机会可以投奔刘备,但是牵招并没有这样做。

这说明刘备与他的关系已经出现了问题。两人当时那么好,就算有些小矛盾,也应该随着时间消散了,可是牵招依然不愿意投奔刘备,这说明牵招看出了刘备虚假的善意。



投降也不投你

刘表去世之后,荆州被他的小儿子刘琮拱手让出,虽然刘琮也是身不由己,但是刘备也因此遭了大难。

而曹操入驻荆州之后,原本那些追随刘表的部将,有很大一部分都跟了曹操,只有少数几人愿意跟随刘备。



不过追随曹操也不是谁都愿意的,当时有不少人都是身不由己,有的人本来十分厌恶曹操,众人给曹操开的欢迎会他都不去参加。

但是一想到不投曹操就要投刘备,这人只好选择了曹操,矮子里面选将军,就在曹操这里凑合一下吧。而这个人就是曹操手下的大将文聘。



文聘转投曹操之后,曹操便经历了赤壁大败,随后撤出荆州,但是他并不想完全放弃,于是便留了一部分兵力占据了荆州最大的一个郡。

不过文聘并不在这里,他被曹操调去了江夏郡镇守,因为这里是魏国与吴国的交界之地,非常重要。



文聘刚刚投诚,曹操就交给他一个如此重要的任务,这令文聘十分感动。

于是在此后余生,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镇守城池之中。孙权几次派人进攻,但都是无功而返。

文聘在这里守了几十年,最终病逝于这座城。文聘选择投曹操而不是刘备,可见他已看清真相。



最可惜的一是

当年陶谦病逝,徐州城无主,陈登便建议刘备当徐州之主。刘备虽然听了话,但是他又错信吕布,徐州又被吕布给夺了去,刘备只能暂时依附于曹操。

而陈登就是在此时被迫脱离了刘备,成了吕布的人。但是陈登在吕布手下时,总是给他出一些“馊主意”。



袁术称帝之后,想与吕布交好,于是就派了个人去找吕布联姻。

但是陈登却劝吕布不要与袁术有过多交情,最好去依附曹操,于是吕布便命令陈登前往拜见曹操。

陈登来到曹操这里之后,一直在说吕布的坏话,建议曹操趁早处理掉吕布,还答应曹操为他当内应。



曹操击败吕布之后,陈登自然就成了曹操的人,后来刘备叛离曹操,陈登也没有跟随他,之后就没有了关系。

其实只要和刘备共事过一段时间,就能看出他这个人的性格,喜欢他的人自然会跟随,而陈登却觉得刘备缺乏一种当主公的决断,所以并没有选择他。



三位民间神

蜀汉五虎将的马超,在投奔刘备之前,曾经惹过很多大祸,先是族人被杀,然后抛妻弃子,然后背叛好哥们庞德,最后才投奔了刘备。

虽然刘备很重视马超,让马超当了将军,可是马超在蜀汉真的过上了好日子吗?



刘备这个人,就喜欢说一套做一套,他当初说不想夺同宗基业,然后就占了益州。

当初他对马超可是情真意切,但是马超真的跟了他之后,他又开始对马超实施“冷暴力”。这就导致马超的精神状态出了问题。

他本来心理压力就大,还被刘备这么搞,肯定受不了。



在《三国志》上曾记载,马超经常处于一种提心吊胆的状态,就连人家跟他说话,他也不敢回答。

马超这种状态可不像是一位大将军,倒像是个受气的孩子。

这时候的马超就应该已经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刘备招降他时说的话,全都是虚情假意



还有两人也觉得刘备的人品不好,这两人来自东吴,一个是甘宁,一个是丁奉。

人们都知道甘宁是孙权的得力干将,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刘备其实是有机会将甘宁收为己用的。

因为刘备在建安七年的时候就到了新野,甘宁是在建安八年才从刘表这里投奔了孙权。



当时甘宁也是觉得刘表不是干大事的人,于是就打算跳槽,但是刘备来了之后,到处访贤求能,甘宁依然没有回头,这说明甘宁觉得刘备与刘表其实是一路货色,并非明主。

而丁奉与刘备的交集就更多了,尤其是刘备借了荆州不还这件事,一直是东吴将士们的心病。



马超去世之后,人们一直觉得他死得很冤,因此明朝的百姓就将马超列为“七十二阴雷部神将”中的一位。

而甘宁在古代也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武将,南宋时期的甘宁就已经成为了“昭毅武惠遗爱灵显王”。而办了实事的丁奉则是被百姓们尊为“靖天世帝君”,又称“总管菩萨”。



这是因为丁奉曾带着十万大军为民筑堤,为百姓解决了大问题,当时的丁奉担任的是五路总管,于是后世便称他为“总管菩萨”。

都说刘备处处为民着想,可没听说过刘备为百姓做了什么实事,反倒是不怎么出名的丁奉,他成了百姓们的保护神,丁奉肯定看不上刘备。



牵招、文聘、陈登,这三人都与刘备赏识,也曾共事一段时间,但是刘备的表现实在是不让人满意,因此他们全都选择了更好的曹操。

马超与曹操之间有深仇大恨,因此他只能选择刘备,但是他在刘备这里过得实在难受,四十多岁便去世了,他去世后百姓封他为雷部神将之一。



东吴大将甘宁,也是看出刘备的虚伪,选择了脱离刘氏而投奔孙权。他去世之后,被历朝历代尊崇,被封为“昭毅武惠遗爱灵显王”。

而丁奉作为东吴老将,活的时间长了,是一位真正为百姓做实事的人,不像刘备那样只会嘴上说,因此他被后世尊为“靖天世帝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