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且呈现上升趋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在临床上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在患病5-10年后,就可能会出现肾脏损伤。”威海市中医院肾病二科主任刁亚军说,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尿蛋白升高或肌酐开始升高时,就应该尽早进行临床干预,以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威海市中医院肾病二科擅长治疗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病综合症、急慢性肾炎等引发的各种蛋白尿、血尿,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肌酐、延缓透析治疗,受到广大肾病患者的认可和信任。
60岁的市民王女士,患上糖尿病多年后进展为糖尿病肾病。从去年3月开始,她的肌酐值从115μmol/L慢慢升到了194μmol/L,在其他医院看病治疗,但情况一直没有好转。抱着对中医药治疗的期待和希望,她来到威海市中医院肾病二科。
“当时,患者的肌酐已经达到了201μmol/L,按照标准,这属于慢性肾脏病 4期。”根据患者病情,刁亚军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在继续原有的西药治疗的同时,加入了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的中药,“患者的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兼血瘀证”。
仅仅服用了1个月的中药,患者的肌酐就降到了179μmol/L。继续2个月的中药治疗,她的肌酐更是降到了130μmol/L。半年后,患者肌酐稳稳地保持在133μmol/L。
王女士的亲身经历,让她格外信任中医和威海市中医院。她决定坚持在市中医院肾病二科门诊接受随访和治疗。
确实,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效果。“中药复方多成分协同,与西药相比,中药复方在规范使用下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适合长期调理,尤其适用于肾功能轻度受损或老年患者。”刁亚军说,中药复方可通过多靶点调节糖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间接保护肾脏功能,从而减少尿蛋白漏出。
临床上,中医辨证论治,可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候,分为气阴两虚、脾肾两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等证型,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补气养阴、活血化瘀、祛湿通络等,改善乏力、水肿、夜尿多等全身症状。治疗中,应用中药内服、中药灌肠、经典方剂等,配合针刺、埋线、穴位贴敷等各种中医外治法,辅助治疗和缓解症状。
中药内服常采用黄芪、党参、葛根、山药、山茱萸、白术等药物,补益脾肾、活血化瘀、温阳祛瘀,可改善患者症状并调节肾脏病理生理过程;应用金匮肾气丸、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等经典方剂,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肾纤维化等机制发挥作用。
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在早中期糖尿病肾病中可显著延缓肾功能恶化。而中药保留灌肠尤其适用于糖尿病肾病中后期患者,临床证实对改善肾功能、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控制尿蛋白排泄有显著效果。
“糖尿病作为原发病,导致肾病后出现大量蛋白尿和反复浮肿,所以糖尿病肾病进展速度很快。”刁亚军说,部分患者从发现肾功能异常到进入透析,不到一年的时间。且到后期透析阶段,心梗、脑梗等一系列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较高。
刁亚军强调,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明显延缓进入透析的时间,“1型糖尿病患病5年后需要检查肾脏;2型糖尿病较为隐匿,不易察觉,确诊时就需要检查肾脏。”
来源:威海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