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创新中国行——中关村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以“新质发展 协同创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百位嘉宾齐聚一堂,共话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未来发展。
本次论坛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论坛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签约仪式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京津冀地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
论坛上,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超群详细推介了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以下简称滨海—中关村)的发展历程、创新成果及未来规划。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滨海—中关村聚焦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3+1”主导产业,构建了全链条、全要素的创新生态体系,搭建创新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体系,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推动了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天津经开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办公室副主任张钊表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诞生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承载着“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的使命。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试验田”,这里既有中关村的创新基因,又依托天津的产业基础与港口优势,形成了“双城联动”的独特生态。滨海—中关村与北京中关村共建“政策互通、资源共享”机制,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收达到120亿元。
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朝闻表示,未来,中关村信息谷将紧抓新的战略机遇期,持续深化与滨海新区的合作,进一步拓展京津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更多的北京研发成果在滨海转化应用;进一步延伸集团产业组织模式和集成服务优势;进一步加快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创新载体建设,助推其打造京津协同发展的新高地。
论坛上,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与中能福韵集团有限公司、九天易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中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智慧科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无界天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嘉德隆科技有限公司6家意向入园企业进行了意向战略签约,标志着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吸引优质企业、推动产业集聚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其间,论坛还举行了以“大模型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以及多主题的演讲交流,多位嘉宾分享了前沿技术与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