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清晨,秦皇岛港海面上波光粼粼。河北港口集团宣传干事郑钧早早在煤五期码头岸边架好三脚架和相机,等待他的“老朋友们”。“来了来了!”伴随着相机的咔嚓声,海鸥亲俯水面、停落缆绳、振翅高飞的生动场景被一一记录下来。
“上班20年来,我亲眼见证了港口环境的变化。如今,水清滩净、鱼鸥翔集,这正是我心中的美丽海湾!”郑钧欣喜地说。
海鸥停在货轮缆绳上
“构筑绿色枢纽、共享碧海蓝天”一直是河北港口集团的理念,2024年12月,秦皇岛港湾区成功获评全国第三批美丽海湾,成为国家首批港口产业型美丽海湾。
陆海统筹,强化环境治理
渤海素有京畿海上门户之称,是秦皇岛市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天然优势,也是秦皇岛港赖以生存的根本。近年来,河北港口集团坚持陆海统筹,持续实施海洋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强化水污染防治,全面推动含尘污水高效处置,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净、港美”的世界一流绿色港区。
秦皇岛港九公司码头
全面开展入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封堵、取缔所有设置不合理排污口,封堵码头面排水孔,从源头确保一滴污水不入海;建设3座含尘污水处理厂,100%收集港区含尘污水,经深度处理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后,用于港区煤炭除尘;建设储水沉淀池,堆场内雨水经排水沟汇入含尘污水集水池进行净化后,用于港区道路冲洗和绿化浇灌;首创移动式压滤系统,就地对沉煤池内煤泥水进行压滤处理,最大处理效率达4立方米/小时;严格落实油品作业全过程溢油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港作船舶加油过程中的油污染防治和污染物排放管理,全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健全机制,汇聚监管合力
“昨晚风大,我得去现场瞅瞅。”河北港口集团秦港股份九公司生产服务部副部长刘志强早早来到码头前沿查看情况。
作为一名“湾长制”网格员,除日常工作外他还负责煤五期观海公园附近1公里海湾巡护工作。每天早晚,他都要对责任区海湾进行两次巡护。
沿着观海公园一路向东,走上防波堤,刘志强仔细查看着。看到海面上有漂浮垃圾和水草,他就立即拍照并将照片和位置上传至微信“海域清捞管理群”,通知清捞队清捞。
秦皇岛港
秦皇岛港海岸线长31.03公里,占全市海岸线总长度的近五分之一。2018年,河北港口集团全面推行“湾长制”,以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为原则,建立覆盖整个港区的海岸沿线综合监管体系,定期清洁海岸线和港池水域,开展海洋生物资源恢复和岸线滩涂植被修复等工程。配备湾长及网格员百余名,对现场发现的问题逐一建账、整治、销号,确保每延米海岸线有人监管、有人负责。同时,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海域常态化人工清捞工作,高标准清捞海域及港池区域内漂浮垃圾、浮沫、杂物及轻质油污,并通过现场检查、视频监控,检查监测海域及清捞工作情况,确保海洋垃圾全时段“无积存”。
为全面掌握港口近岸水质,河北港口集团委托专业检测机构每年开展三次港口近岸海域多点位水质检测,重点检测重金属离子、悬浮物、石油类、COD、亚硝酸盐、硝酸盐等主要水质指标,确保湾区水质达标。2019至2024年,秦皇岛港海湾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100%。
人海和谐,提升亲海体验
听海公园内,煤码头“长”出荷花池;阅海长堤上,文字记录着港口的发展历程;观海公园里,花团锦簇、燕语莺啼,职工休憩娱乐独具“天地”;向海公园内,由废旧港口设备加工而成的“天行晷”展示着港口人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的精神面貌……处处风景,汇聚成秦皇岛港美丽海湾新篇章。
2024年,秦皇岛港东港区煤三期码头、煤四期及扩容码头、煤五期码头获评全国首家“五星级”绿色港区。同年,秦皇岛港煤一期及扩容、煤二期码头通过“四星级”绿色港口现场评审。秦皇岛港以评促建,不仅带动海湾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向好,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也为市民们提供了亲海近海的生态空间。
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东港区向海广场
海风轻拂,咖啡香浓,吸引不少游客来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壹山树咖啡馆打卡。“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港口库房、锅炉房,如今是这么美的一处城市会客厅。”陕西游客王南沉浸在这片滨海空间带来的惬意之中。
推动人海和谐,还要因地制宜。河北港口集团着力打造“一核两翼”,兼具生态、休闲、游憩等功能的亲海景观格局。在西港开埠地,依托百年秦皇岛港开埠地文脉资源,突出帆船、游艇、冲浪等独具港口文化特色标识;在东港区,突出煤炭专业化码头大型机械设备、防波堤观海平台和口袋公园等大工业或亲海景观展示;在西港集装箱港区,突出集装箱码头参观廊道等现代化国际贸易港特色,将百年秦港历史人文与“大船、大机、大吞、大吐”的港口恢弘气势有机结合。2024年12月,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荷花
“我们将锚定世界一流港口目标,不断提升港口生态建设水平,在秦唐沧‘三港四区’因地制宜、梯次推进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智慧高效为导向的美丽海湾建设,为新一代绿色生态海湾建设贡献‘河港方案’。”河北港口集团卫生环保部副部长马贺说。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编辑:崔婷婷 编审: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