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已是三月末,
按常理,
白切羊肉已过了销售旺季,
但其话题量在互联网上“不降反升”。
这道东阳传统美食凭什么在网上火“出圈”?原来,在综艺节目《很高兴音乐会》里,衢州人周迅当着东阳人单依纯的面夸赞:“东阳的白切羊肉很好吃。”单依纯则补充道:“对,白切羊肉很有名。”在两位艺人的推介下,不少外地网友对东阳白切羊肉——千祥羊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关话题量由此攀升,还让不少东阳人在线疯狂“安利”这一道家乡美食。
小小一道白切羊肉何以扎根东阳,
走向五湖四海,
赢得四方食客拥趸?
近日,记者来到千祥镇,
探寻千祥羊肉“吸粉”的流量密码。
没有牧场却年销4万余头羊
千祥羊肉始于何年?在千祥镇上东陈村的石碑上,有这样一段表述:“千祥羊肉始于我村,已有上百年历史,名扬杭州、上海及金华、兰溪、永康等周边市县。”该村37岁村民陈万进是陈岩丰白切羊肉的第五代传承人。由此可见,千祥羊肉已有百年历史。
目前,千祥镇有14家白切羊肉作坊,平均每家每年销售3000余头羊,个别作坊甚至破万。尽管全镇年销4万余头羊,镇里的养羊户却寥寥无几,根本无法满足这14家白切羊肉作坊的需求,更别提满足其他乡镇了。
为何本地养羊户较少?陈万进解释,千祥羊肉的取材以养殖一至两年的公山羊为佳,由于养殖周期较长,难以获得较高利润,所以本地鲜有人长期养殖。这一现象由来已久,受制于肉羊供应不足,在陈万进祖父那一辈,千祥镇内的白切羊肉作坊仅有3家。也正是因为本地肉羊供应不足,千祥羊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拓展市场。
如何破局?1998年左右,不少白切羊肉作坊负责人相继选择买外地羊,来解决本土羊供不应求的现状。
“我们当时主要选择安徽的中耳羊,这种羊的肉质口感与本地羊相似,是制作白切羊肉不错的选择。”陈万进说。有了稳定的货源,不少羊肉作坊销量节节攀高。“生意好的时候,我父亲一天要批发四五十头羊,以前本地羊一天最多只能售卖十一二头。”有了稳定的肉羊供应,千祥镇的羊肉产业开始初具规模,从之前的3家逐渐增至如今的14家。
羊肉的供应问题虽有了出路,但陈万进深知,味道才是打开市场的钥匙,坚持传统口味才能让千祥羊肉长远立足市场。
2008年,陈万进接手父亲的羊肉作坊,成了一名“羊五代”。万事万物不断更改,唯一不变的是独特的羊肉制作工艺。“白切羊肉不是指羊肉白嫩,而是指只用清水辅以食盐烹煮而成的羊肉。镇内有不少白切羊肉作坊,但都遵循这一做法。”陈万进说,将羊用稻草捆住四肢,放入煮沸的水中烹制,过程中只加入食用盐,煮熟后出锅挂晒至羊肉冷却,切开后外皮如琥珀般透明,内层瘦肉绯红如霞,口感弹润细腻且清爽无腥味。不少作坊还坚持用柴火烧制,他们认为如此煮出来的羊肉更美味。
千祥羊肉口味得以不变,与其家庭式小作坊的运营模式息息相关。千祥羊肉的传承方式以家族继承或师徒传承为主,从业者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户,用自家农房作为经营场地,运营成本较低。这样的模式,既确保了技术代代相传,又保证了作坊的长远发展。
高速和网络助羊肉走向全国
千祥羊肉不仅是东阳人的“心头好”,也是外地人餐桌上的“座上宾”。
千祥人陈兆阳在镇内开有白切羊肉作坊,产出的羊肉主供自己在永康开设的门店。其中,三分之一用于零售,其余则批发给当地的三四十家熟食店、酒店等。“换算下来,每年有四五千头羊是卖到永康的。”陈兆阳说。
“永康和东阳的口味接近,这也是我去永康卖羊肉的原因。”陈兆阳说,自己能在永康把羊肉生意做红火,两地之间便利的交通添力不少。2015年,东永高速开通并设立千祥互通,千祥去往周边县市更为方便。“以前从千祥到永康开车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只需几十分钟,时间的缩短换来的是羊肉的新鲜品质。利用冷链车将制作好的羊肉运输至永康,其色香味与刚出锅时相差无几。”因此,有不少千祥羊肉作坊负责人借助便捷的高速路网,向外寻求更大的羊肉消费市场。如今,义乌、磐安等地均有不少东阳人在经营千祥羊肉生意。
如果说高速是有形的助推器,那么网络则是无形的助销器。
陈兆阳的直播间里,主播正推介千祥羊肉
这些年来,不少白切羊肉作坊负责人入驻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线上销售千祥羊肉。还有一部分人在直播间卖起了羊肉,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让观众亲眼目睹羊肉的制作过程,也让越来越多消费者认识了千祥羊肉。陈亮就是直播卖千祥羊肉的试水者之一。他在线下拥有六七家直营店,碍于“酒香也怕巷子深”,他认为线下销售过于局限,借助网络渠道才能更好地突破地域局限,打出品牌知名度。
作为东阳羊肉东阳市级非遗传承人,陈亮将非遗传承认证书以及省名特优的招牌放在直播间,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据陈亮电商运营团队负责人吕禹昊介绍,目前他们直播间的在线人数维持在百人左右,一场直播的浏览量为三四千人,日均在线销售两三头羊。虽然顾客数量比线下少,但销售范围却拓宽了。“万事开头难,目前线上下单的客户多以浙江、广东、福建等饮食较为清淡的地区为主,最远的来自新疆。相信凭着品质和口碑的积累,线上‘回头客’会越来越多。”吕禹昊说。
小作坊也能产出高品质羊肉
“羊肉作坊改造提升后,顾客吃得更安心了。”千祥镇汝钢羊肉作坊负责人陈汝钢带记者参观了整洁有序的操作间环境,令人眼前一亮。操作间和销售间分隔设置,传统土灶已升级为不锈钢锅炉,同时架设了摄像头,相关部门实时监管。
食品生产作坊虽“小”,却关乎民生大事。汝钢羊肉作坊生产环境的改变,是千祥镇致力于深化食品小作坊健康发展、质量提升的一个缩影。
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让传统美食好吃又放心?从2022年开始,千祥镇实现全镇14家羊肉作坊5S现场管理规范提升全覆盖,其中有两家是阳光食品作坊。目前,该类作坊年均可销售千余头肉羊,且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S要求开展日常管理。
千祥镇严格按照5S管理要求,一方面,通过政策帮扶,解决小作坊“不愿改”“不想改”的主观痛点;另一方面,组建团队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破解小作坊“不会改”“不敢改”的客观难点。“市场监管部门会及时上门,策划调整作坊的房屋布局,并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千祥镇党委政府系统谋划产业发展,不断擦亮千祥羊肉品牌,先后出台《千祥羊肉行业质量公约》《千祥羊肉加工规范要求》等制度,加强食品制作全流程监管。去年,千祥商会对“千祥”申请商标保护,授权14家经营户使用“千祥白切羊肉”商标,协力保护“千祥羊肉”美食金名片。
为让千祥羊肉香飘更远,自2020年起,千祥镇连续举办羊肉文化旅游节,不断推陈出新,注重打好“美食牌”和“文化牌”。一方面将千祥羊肉与药材、竹编、箱包等本地文化产业资源结合,推出沉浸式体验项目,发挥地方特色的乘数效应;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吉祥物与主题曲,为千祥羊肉品牌注入文化内涵,同时和网红达人合作,扩大羊肉文化旅游节宣传范围,进一步增加公众对千祥羊肉的关注,拓展品牌影响力。
记者丨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杜超君
视频来源:金华发布
编辑:杨慧萍
二审:陈云
终审:郭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