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 前 言 ≻
3月21日,美国财政部公开声明将对中国购买伊朗石油的行为进行限制,并对两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表面上看,这是为了遏制伊朗的出口贸易,但深层次的目的却是抑制中国的发展,同时延续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
面对这样的强势打压,我国的态度变得更加坚定。外交部迅速行动,在24小时内对美方行为作出了强有力的回应!
≺ 透表看里 ≻
自从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特朗普再次开启总统任期后,新一轮的全球“霸权主义”策略便悄然展开。从提高关税到如今限制伊朗石油交易,一系列动作令人瞩目。
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自1979年美国驻伊朗使馆人员被扣押长达444天起,两国关系便已公开恶化。之后,美国屡次设法限制伊朗的发展,指控其秘密研发核武器。尽管伊朗对此予以否认,但这一争端却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对立情绪。
直到2015年,两国关系才稍有缓和,达成了伊核协议,为双方合作铺平了道路。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美国单方面撕毁该协议,并重新启动对伊朗的单边制裁。作为回应,伊朗也暂停履行协议中的相关条款,导致两国关系再度紧张。
作为中东地区的石油大国,石油是伊朗经济的重要支柱。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个国家实现了快速发展,也让许多国家心生嫉妒。
美国作为一个推行“霸权主义”的国家,深知石油资源的战略价值。因此,它试图通过控制中东石油资源来巩固自身的全球地位,但遗憾的是,这一计划并未完全成功。
伊朗联合其他中东国家,共同组建了一个反对美国霸权的联盟,以此抵抗美国的压力。多年来,两国间的矛盾不断升级,直至今年3月21日,美国宣布制裁两家因购买伊朗石油而涉及其中的中国企业,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
≺ 一石三鸟 ≻
美国限制伊朗石油贸易并制裁中国企业的举动可谓是一举多得。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背后深意值得细细品味。
对于伊朗而言,中国一直是其石油的最大买家。为确保长期稳定的合作,两国签订了为期2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然而,这份协议如今却因美国的干预而受到冲击。
更有趣的是,此次被制裁的两家企业每年从伊朗采购的石油量分别高达2000万吨和数百万吨,堪称伊朗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美国的制裁直接切断了伊朗的重要经济来源,对其国内发展必然造成一定影响,这显然不利于国家的长远规划。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限制伊朗石油出口不仅可能削弱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还有助于进一步巩固自身的霸权地位。此外,此举还能试探中国能源安全领域的底线。
值得注意的是,与伊朗合作的企业在结算时使用的是人民币而非美元。这种做法被美国视为对其主导地位的挑战。然而,对我国而言,美国的这一举措可谓百害而无一利。
制裁使这两家企业被排除在美元结算体系之外,无法与其他国家进行美元交易,从而限制了它们的经济发展。同时,这也阻碍了我国能源多元化发展的步伐,破坏了中伊之间的合作协议。
美国财政部宣布制裁决定后,我国外交部随即作出回应。
≺ 中方回应 ≻
我国一贯坚持平等互利的外交政策,倡导各国共同发展。然而,当某些国家的行为损害到我国利益时,我们同样会采取坚决的态度。
在这次事件发生不到24小时,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明确表达了我国立场。她指出,中国始终反对非法单边制裁和所谓的“长臂管辖”。美国应当立即停止干扰中伊之间的正常商业往来。若美国继续采取不当措施,中国也将采取必要手段,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事实上,面对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我国早已准备了一系列强硬对策。
例如,针对美国在制造业领域施加的限制,我国全面禁止了美国船舶发动机、导航设备等关键零部件进入中国市场,并对从事船舶租赁业务的美国企业加以约束。与此同时,我国还联合俄罗斯、中东国家,在能源与安全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以削弱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
此外,我国积极扩展“一带一路”倡议,吸引更多新兴国家参与全产业链合作,进一步压缩美国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我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同时也致力于帮助那些无力反抗的国家实现共同发展,追求合作共赢的目标。
美国推行的单边主义终将难以为继。希望美国能够早日认识到霸权主义的危害,这对自身发展也是有害无益的。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2025-03-21-《美方宣布对中国一炼油厂和一石油码头公司实施制裁,外交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