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今天我市晴到多云,最高气温32℃;明天白天晴转多云,气温17~33℃;
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明天夜间起将有一次降温降水过程,明天夜间到后天全市阴有小雨,局地将出现雷电、瞬时大风等对流性天气,冷空气过后,平均气温将下降12~15℃,最低气温降至10℃以下,请注意适时增减衣物,谨防感冒。
今日关注
✦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公布,6月1日起施行。
✦财政部24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
✦1211.2亿元!安徽真金白银支持江淮粮仓建设。
✦近日,安徽省财政厅下达2025年商贸领域第一批省级消费券资金1.5亿元,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放汽车、餐饮、百货、成品油等消费券。
新闻动态
NEWS
我市一案例入选 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典型
日前,在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典型案例评选中,由我市疾控中心申报的《实验室如何应对饮用水嗅味事件》案例成功入选,成为全国30个优秀典型案例之一,这也是全省唯一入选案例。
近年来,市疾控中心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不断完善生活饮用水监测体系,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并积极回应民生所盼。此次报送的案例是对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的有力补充,也是解决饮用水中嗅味问题的创新举措,案例的入选填补了我市饮用水安全卫生应急处置中的技术空白。
下一步,市疾控中心将持续聚焦群众健康需求,发挥技术优势,促进成果转化应用,为保障全市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提升居民饮水满意度贡献疾控力量。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
金安区人民政府 以热血铸大爱 用行动践初心
阳春三月,正值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为切实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深化精神文明建设,金安区人民政府于3月24日至25日联合六安市中心血站,组织开展"学雷锋 献热血"无偿献血主题活动。此次活动累计163名干部职工成功献血,捐献热血45900毫升。
24日清晨,献血车刚完成设备调试,等候献血的队伍已排成长队。干部职工有序完成信息登记、健康征询、血压测量及血液初筛等流程。
献血队伍中,多次献血的干部分享经验,鼓励年轻同事克服紧张,首次献血的“90后”公务员汪国华则坦言:“针头扎下时还是有点怕,但是看着血液流进了血袋,能救人所急,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领导干部带头表率,年轻人后来跟上,1人、2人、3人、4人……参与无偿献血的人员越来越多,为爱接力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无偿献血,传递的是爱心,挽救的是生命。此次金安区人民政府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不仅展现了政府工作人员关爱生命、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也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它激励着更多的六安市民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用热血传递爱心,用行动诠释担当。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让爱与希望在这座城市永恒流淌。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程继伟
科技执法“最强大脑”
查获5台违法车辆
近日凌晨,市交通执法支队路面治超巡查大队提前谋划、主动作为,积极与支队科技专班对接,依托科技手段,联合马头超限超载检测站对S329夜间超限超载货车违法运输开展专项整治。
行动中,科技专班借助先进的“非现场治超平台”和“超限超载电子围栏”系统,对辖区重点路段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测。行动当日凌晨,科技专班敏锐捕捉到5辆货车存在严重超限超载嫌疑。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研判,迅速确定车辆行驶路线和位置,及时调度路面联合执法人员,成功查获5台严重超限超载货车,执法人员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此次联合行动,充分展示科技赋能在治超工作中的显著成效。实时监控系统和智能分析技术,让执法有了“最强大脑”,执法人员提前发现违法线索,实现精准高效打击,大大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执法成本,有力震慑违法运输行为,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路面治超巡查大队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科技应用,强化科技赋能,不断完善常态化科技治超工作协作机制,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合力,打好治超“组合拳”,携手共创安全、有序的道路运输环境。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袁慧
中店镇这个村“椿”芽上新!
近日,中店镇杨公庙村的香椿迎来了采摘最佳期。一进入香椿基地,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宛若“车间流水线”的丰收景象。村民们正穿梭在香椿树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采摘、分拣、包装、运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将最新鲜的香椿第一时间运往市场。今年的香椿不仅产量喜人,品质更是上乘,被消费者誉为“树上的黄金芽、盘中的香翡翠”。
香椿作为一种“树上蔬菜”,以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清脆爽口而备受市场青睐。“我们这第一茬香椿以30元一斤的价格批发给西商,抢手的很嘞!”杨公庙村党支部副书记陆大伟说道。随着香椿产业的蓬勃发展,杨公庙村的“小香椿”也为群众带来了“大收益”。
“现在在家门口挣钱多好,我们每天清晨六点半就来基地干活,十一点前就能收工回家准备午饭,不耽误家务农活,还能每天多赚三、四十块钱。”正在进行香椿采摘的村民笑着说。据介绍,该村合作社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流转农户土地50亩,结合村集体土地70亩建设120亩露天香椿种植基地,在保障农户土地租金收益的同时,优先吸纳本村及周边村民务工。目前基地已累计带动周边200余人次就业,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这种“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的双收益模式,既让村民通过土地入股获得长期稳定收入,又为无法外出务工的特殊群体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实现了“一份土地两份收益”的创新实践。
中店镇创新种植具有色泽红、香气浓、产量高、叶片厚等优势的“红油”香椿,注册“三实”椿芽商标,全面提高杨公庙村香椿产业知名度、美誉度,注册“三实精米”“三实皇菊”等系列品牌,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以120亩露天香椿种植基地为依托,支持杨公庙村大力发展香椿加工、仓储保鲜、烘干晾晒以及休闲农业,通过规划建设标准化“香椿酱”生产基地,不断开发深加工产品,延长香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为达到“一片椿芽富一方百姓”目标,杨公庙村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率先发展香椿种植,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运行模式,鼓励有意愿的农户参与到香椿产业发展中,由合作社提供树苗、指导技术,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产出的椿芽由合作社托底统购统销,积极推广“订单产业”,共有百余户农户参与其中栽植香椿6万多株,2025年预计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6.3万元。
来源:通讯员 刘静茜 王若依 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邱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