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9月底,临浮战役结束,陈赓纵队全歼胡宗南的精锐部队、号称“天下第一旅”的国军第1军第1师第1旅,该旅旅长黄正诚被我军俘虏。
被俘后的黄正诚很是傲慢不服气,对4纵参谋长刘忠说:“你们的打法很怪。俗话说作战宜正不宜邪,你们采取夜袭的做法,这仗打法不正规啊。若是堂堂正正打,你们不一定赢。”
刘忠笑着问了句:“为什么呢?”黄正诚细数麾下部队的优点,如装备好、训练多、军官军校毕业水平高等等。
刘忠又笑了,打断问道:“那为什么还是输了呢?”黄正诚顿时哑口无言,但还是鼻孔朝天、满脸傲慢。
这时刘忠告诉他,自己的司令员要来了。他问了句:“是徐向前吗?”
仗打完打输了,自己还被俘虏了,黄正诚还不知道对手是谁。刘忠告诉他,是陈赓。
黄正诚闻言立即站起身来,惊讶道:“谁?陈赓大哥吗?”刘忠点了点头。
黄正诚作为败军之将,前面还在刘忠等“胜利者”面前摆谱,靠在椅子上四仰八叉,还认为我军对他不够优待而不满。
但当听到陈赓这个名字后,黄正诚瞬间变了个人一样。
陈赓走到面前时,黄正诚啪地一声立正敬礼,问候道:“大哥来了啊。”
也不怪黄正诚这样尊敬陈赓,陈赓在黄埔军校校史上太有名了。
陈赓是黄埔一期毕业生,左权、徐向前、杜聿明、胡宗南、宋希濂等名将,也都是黄埔一期的。
黄埔一期将星如云,陈赓却能闯出了“黄埔三杰”的偌大名声,可见其不凡。
黄埔第一期的招生考试,在一些仇恨孙中山的北洋军阀统治区是秘密进行的。因此,黄埔一期生大都是心向民主革命的。
黄埔军校在湖南的招生就是秘密进行的,陈赓参加完笔试和面试,过了几天便收到录取通知。
当时长沙城内十余名黄埔预备生,集结准备一块南下广东,陈赓被推举为班长,负责联络学校和交通购票、沿途住宿等事情。
南下路上,陈赓在同学群体中初步拥有威望。
他在轮船上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我们秀丽的祖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被外国人践踏得一塌糊涂。这些强盗不死心,还想瓜分我国,想让我们做亡国奴。我们青年人必须革命,团结起来打倒列强、打倒军阀,创建一个新的中国!”
黄埔一期生在校时间满打满算就半年,其中还包括参与广州商团事变的军事行动。
军校生活紧张且刻苦,但在旧军队当过兵的陈赓适应得非常快,因此他学到的东西比一般人更扎实。
陈赓在校期间当过孙中山的侍卫,贴身护卫过孙中山。黄埔毕业后,他留校工作过,先后担任黄埔第二期入伍生连连长、第三期本科副队长、第四期队长等等。
“黄埔三杰”跟蒋介石很有关系,三杰可以说是蒋介石最喜欢的三个学生。蒋先云、贺衷寒和陈赓,蒋介石最喜爱的就是陈赓了。
陈赓作为侍卫负责过蒋介石的人身安全,还劝过蒋不要自杀,背蒋逃出生天。
很早之前,蒋介石就准备不让有我党党员身份的学生掌兵,其中包括陈赓。不过陈赓救过他一命后,其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在花名册上对陈赓评价道:“此人貌似文弱,但生性坚强,可以带兵。”
蒋介石有对黄埔一期毕业生写评语的习惯,这些评语全贴在学校墙上,后来几期的学员都能看到。陈赓的名声因此更加响亮,给人留下尤为深刻的印象。
黄埔毕业生在国民党军中自成一派,称“黄埔系”,是中央军的中坚力量,也是蒋介石非常看重的一群人才。
距黄埔军校第一期已过去20多年的解放战争时期,曾在黄埔毕业的国军将领,对陈赓还是十分尊敬,称呼他“陈大哥”,经常说陈大哥怎么样怎么样。
有些不是黄埔毕业的国军将领,受黄埔毕业的上级影响,对陈赓也尊称为“老大哥”。
即便在战场撞上,仍不改高看一眼的尊敬,黄正诚的表现不是特例。
黄正诚见到陈赓后,还在说我军在临浮战役跟他们打得不正规,陈赓直接批评道:“什么叫正规?像蒋介石那样搞得民不聊生就是正规吗?兵不厌诈嘛。”
听了陈赓的一通批评教育,黄正诚若有所思,说道:“老大哥言之有理,让我茅塞顿开。”
为提升可读性,此文历经加工与润色。剧情演绎,仅供娱乐,万勿信以为真,切莫对号入座。图文素材皆源自网络,若有冒犯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络,我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