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2025年“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记者从安徽省人民检察院获悉,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认真落实“河(湖)长+检察长”工作机制,不断加强治水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进一步推动形成检察监督与行政履职同向发力的水环境、水资源、水灾害防治新格局,努力护航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涉水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744件,制发检察建议1373件,提起诉讼218件。

2023年3月,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与安徽省检察院等沿淮五省检察院会签《关于加强淮河流域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会商研判、专项行动、调查取证等多项协作机制。同年8月,为进一步深化我省涉水领域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安徽省检察院、省水利厅会签《关于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全省各地以此为契机,相继建立市、县(区)级系列相关协作机制或开展专项行动,形成监督合力。

为加强案件办理、守护江河水环境,安徽检察机关聚焦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中披露的水环境问题,以及淮河流域(安徽段)船舶污染物处置不规范、非法拆解船舶作业污染水域等问题,一体化办案,全程跟进监督,推动大江大河水环境污染治理。

在保护地下水资源方面,2023年11月,省水利厅联合省检察院等四部门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针对行动中发现的部分企业、个人未经批准擅自取水,未依照许可规定取水造成水资源受损等情形,省检察院部署开展皖北地下水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165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2件,推动行政机关拆除违法取水、加水设施25套,封堵自备井496眼,督促追缴水资源费423.35万元,罚款9.2万元。

此外,为消除行洪隐患,强化水灾害防治,安徽检察机关落实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要求,着眼“抓前端、治未病”,前移检察监督关口,加强对妨碍河道行洪、水利设施安全的监督。
(记者 徐越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