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马鑫洋3月24日报道:今天(3月2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在上海陆家嘴金融检察综合履职基地举行“护航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释放金融检察综合履职效能”新闻发布会,通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2023-2024年金融检察工作情况”,并发布《金融风险提示函》。

据通报,浦东新区检察院两年内共受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案件311件427人,审查起诉案件741件1064人。主要涉及五大类24个罪名,涉案人数排名前六的分别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经营罪、洗钱罪、高利转贷罪、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从犯罪类别看,两年内案件量最大的均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类犯罪,占比由2021年至2022年的62%增加至70%;扰乱市场秩序类犯罪占比由28%下滑至13%,侵犯财产类犯罪由3%升至12%。从涉案罪名看,传统罪名持续高发,非法集资类案件已经连续五年排名第一,而以往较少出现的诈骗、高利转贷、贷款诈骗等罪名均有不同幅度增长。

检察官介绍,金融犯罪案件呈现以下发展趋势:金融犯罪手法翻新,金融创新与“伪创新”界限亟需厘清;“伪私募”基金不断出现,对准确界定非法金融活动提出更高要求;跨境金融犯罪更趋隐蔽,国际司法协作需进一步加强;洗钱犯罪手法不断迭代升级,协同治理需进一步向前端延伸;金融犯罪产业化链条化运作,社会公众风险识别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现场,浦东新区检察院还发布了《金融风险提示函》。《金融风险提示函》是浦东新区检察院立足引领区多要素、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格局发布的一份实用型风险提示,旨在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牢牢把握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充分发挥金融检察综合履职职能,扎实推动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实。

《提示函》重点围绕场外配资、新三板、私募基金、职务犯罪四个领域,结合浦东新区检察院当前办理的典型案例,提醒相关企业、金融投资者关注上述领域金融犯罪的基本模式、风险点、防范措施,进一步保护金融投资者合法权益,规范资本市场投融资秩序,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