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的职称和工资问题已经聊了不少,有一个方面却还没有说到,就是在事业单位里,职务和职称晋升相比哪一个要难一些,弄清这个问题对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能少走一些弯路。
说到职务和职称免不了还要就岗位提一嘴,事业单位里的岗位分别是管理岗位、专技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由于专技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都需要相应的资格证书,有 一些相似之处,这里姑且将专技和工勤归纳为一类型。
总体来说,职务晋升要比职称 晋升难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
职务晋升程序相对复杂,条件较多
这里所说的职务是指办事员和科员以上的职务,办事员和科员在入职转正定级时的职务,也就是起点职务,因此事业单位里的职务晋升主要是指管理岗位八级以上的职员,换句话说就是相当于副科级以上的职员。
事业单位尤其是县以下的事业单位,规格最多也是一个正科级规格,如果是县直各行政机关下属或延伸到乡镇的事业单位,基本上是正股级或副科级。
在县级及以下行政区域里,别看管理八级层级不高,在事业单位里却是班子成员有的还是主要领导,在一个规格为副科级的事业单位里,管理八级就是一把手,规格为正科级的事业单位也是班子成员。要晋升到管理八级以上非常难。
事业单位改革进行了很多年,说是要实现从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从固定用工向聘用制用工转变,但进行了这么多年,在聘用制的推行进展很小,尤其是在管理八级以上的岗位上,基本上还是按传统的管理方式在管理。
在县级及以下的事业单位中,管理七级(正科)八级(副科级)的任用权限在县委组织部门,甚至正股可能还要县委组织部备案。
至于县以上事业单位管理六级(副处级)以上都要组织部门按照常政领导干部的任用权限选拨任用,管理七级说是备案管理实际上也是审批,不同意备案就不能作用。
组织部门任用干部的程序是有非常严格的程序要求的,关键环节如民主推荐、考察、公示再到任用哪一个环节过不了关,就会淘汰。而有些环节可能比关键环节还让人头疼。真正从一路程序走下来能过关的话,让人身心疲惫。
反观职称晋级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事,尽管职称晋级也有确条件如必须有相应的资格证书,要想取得中级以上职称必须通过相应的资格考试,总体来说职称晋升要比职务晋升容易得多。
容易得多的原因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术岗位要多一些,除了纯管理型事业单位外,其他事业单位特别是医院、学校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专技岗位数量占比超过70%,岗位多“僧多粥少”的矛盾就没有那么突出,晋级的概率就大得多,不像管理岗位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只有一个人,班子成员也就三个左右,竟争太难了。另一方面,职级晋升没有那么多的复杂程序,虽然单位为了减少矛盾,也会搞测评投票打分,将矛盾下放转移,全面来看,这些程序与组织部门任用干部的程序要灵活得多,也好办得多,回旋余地更大。
再说职称考试的难度不同于高考或其他职业资格考试,难度小得多,对于现在事业单位逢进必考入职的人来说,职称考试就是小菜一盘,手到擒拿。
组织部门任用干部一旦程序上出现了问题,基本上很难再启动,这条路也算是走不通了,而走职称的路径不一样,这次搞不上下次可以再来,并且下次成功的可概率也非常多。与管理岗位不同,上次搞砸了基本上没有下一次,即使有机会启动下一次,喜欢盯着某一方面问题的人又会旧话重提,还会提出新的问题。
还有一个观念上的原因,在很多人看来,职称晋升无非就是提高一下工资待遇,而职务晋升能给人带来更多的成就感,不只是工资待遇的提高,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解释,是更高一级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实,无论职务晋升还是职称晋级,最终都是体现在经济待遇上,既然主要都体现在工资福利待遇上,职称工资又管理岗位的职务工资高,晋升又没有那么多麻烦事,何不走职称这个路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