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图书馆全面推进全民阅读和书香中国建设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十一周年。回顾“十四五”,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北京城市副中心走过了“打基础、补短板,有序拉开城市框架”的非凡历程,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幸福之城宜业宜居。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民生获得感将更加增强。

北京城市图书馆支持送书到家

《“纸上千年”智慧展陈》《去古诗词里找春天》文化交流活动……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位于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城市图书馆中看到,静谧的环境中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来自各地的读者们沉浸其中享受阅读的快乐。丰富的展览、活动也在不同区域同步开展。

作为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之一的北京城市图书馆,自2023年12月27日开馆以来,共接待了来自各地的408万余位读者。其中超过半数来自通州与津冀地区。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介绍,北京城市图书馆共举办活动4151场,线上线下惠及读者2166万人次,并实现了京津冀读者使用京津冀三代社保卡,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享受借阅的服务。目前,京津冀三地馆藏资已实现通借通还,并支持送书到家。

京津冀三地地缘相接、文脉相连、经济相融,北京城市图书馆作为承担着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新文化地标,2024年,图书馆面向京津冀三地筹办、支持了多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论坛、活动和展览,满足了京津冀三地读者学习知识、感受艺术、体验创新、文化交流的多元需求。李念祖介绍,北京城市图书馆支持举办以“携手聚力创新赋能”为主题的2024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十周年主题交流宣传活动,共商三地文旅发展新模式,共建三地文旅资源新平台,共探文旅协同创新路。《大好河山——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展》,通过270余幅摄影作品展示京津冀地区的文化遗产。

大运河滨水岸线风貌将优化

“图书馆将持续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全民阅读和书香中国的建设。图书馆还将整个京津冀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为三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三地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样本示范、文化赋能的引领作用。”李念祖说。

去年,三大文化设施年接待观众超700万人次、通州区全域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2800余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正式开诊……北青报记者了解到,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民生获得感将更加增强,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加快首儿所通州院区、北京急救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市疾控中心项目完工。北京第一实验中学开工。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2700套、竣工2560套,大力促进职住平衡。北京城市副中心还将优化大运河滨水岸线风貌,加快实施大运河两岸绿化彩化、夜景环境提升、水景演艺项目,新增一批更有时尚感的观光游船,打造“游船+”的沉浸式餐饮场景,切实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安贞医院通州院区津冀患者占比近半

最快20秒完成配药的智能发药机、先诊疗后付费的便民就医流程……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看到,一座智慧化、便民化的医院为患者看病提供了便利。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自2024年10月19日开诊4个多月以来,为副中心及河北廊坊北三县地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保障,通州院区单日最高门诊量已突破2200人次。其中,包括津、冀两地在内的外地患者数量占比接近一半。目前门诊开放的130个出诊单元中,专家门诊出诊单元占比54.22%。

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通州院区正式开诊以来,医院全面融入副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首批开放了涵盖成人心脏外科全部专业、成人心脏内科的冠心病、心律失常专业等“王牌科室”,以及配套的重症监护室,同时还有血管外科、脑血管病科、消化内科等优势学科。目前门诊开放的130个出诊单元中,专家门诊出诊单元占比54.22%。通州院区门诊出诊科室从最初的17个增至40个,出诊单元从84增到130个,周门诊量从5299人次增长到8883人次,增幅达67.64%。今年2月份,通州院区单日最高门诊量已突破2200人次,其中,包括津、冀两地在内的外地患者数量占比接近一半。

同时,通州院区现已开放病区22个,床位904张;建有60间数字化手术间,其中已开放19间;拥有25间介入导管室,已开放16间。截至2025年1月底,通州院区出院人数达14089人次,手术量达10144台次。开设急诊内科和急诊神经内科,目前最大接诊量150人/天,抢救室收治225人/月。全力保障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心源性休克、消化道出血、脑卒中等危重患者绿色通道畅通。据统计,患者中80%为副中心及北三县居民。“以急性心梗绿色通道为例,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开通24小时急性心梗绿色通道,胸痛中心绿道建设在北京市医疗机构中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将其中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救治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DtoW平均时间显著缩短至45分钟以下。尤其是通州院区科学布局,将导管室建在急诊抢救室旁,诊断明确绕行急诊室,践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该负责人介绍。

通州院区开诊后,在提升通州及周边地区医疗水平的同时,也能让河北廊坊北三县的居民有机会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我们来到通州院区看病真的非常方便,比以前节省了一个小时的路程。”来自河北廊坊的刘先生说。

北青报记者还了解到,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与廊坊北三县卫生健康局签署了心血管医疗联合体“四方”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在未来5年内,不断加强双向转诊、线上会诊查房、人才进修培养、专家带教示教、科室建设指导、全面诊疗技术指导等。此外,医院还与廊坊北三县建立急诊协作机制。“这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城市副中心、京津冀乃至全国人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该负责人说。

文/本报记者武文娟蒋若静

摄影/本报记者柴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