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鲜为人知的宁夏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宁夏历史,我是阿威!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宁夏风情!

  • 《大银川传奇》
  •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
  • 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

【原文再续须接上一回】

上集见到宁夏军区喊出了:“在冬季前无论如何要把郭匪彻底消灭干净”的口号。消灭郭栓子匪部的歼灭战部署和行动,由此展开!

这是决心!不剿灭土匪,决不收兵的决心!



01

如果说上集说的“瓦解”所采用的宣传等方式是政治争取,那么接下来的行动则是军事清剿!

部队接到命令和集合后,第一条纪律就是“严格保密”!

除了内部排查潜伏的特务和通匪顽固分子,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封锁和控制。一个是封锁消息,一个是控制路口、关卡、山口、隘路、山内交叉要道等出入的通道,不给敌人可乘之机。

除了负责清剿的八个营和两个骑兵连,其它的部队全都分派任务进行部署:

部队、地方武装和民兵进行密切配合,分段负责,联合进剿。

一九三师负责永宁及以西地区。组织在贺兰山南部堵截清剿,卡住平吉堡、小口子、皇城台及其以西地区;

一九四师负责贺兰山北段(五八一团驻石嘴山,五八二团驻惠农。五八三团驻阿拉善,五八四团驻贺兰),部署在大武口、石炭井一线堵截匪特北逃;

一九五师负责贺兰山中段的清剿工作。

剿匪的八个营和两个骑兵连(机动)则对土匪活动区域的山口、洞穴、寺庙等地严密封锁,对每一个山谷、石缝进行拉网式搜索,构成了天罗地网。



02

看着部署是很简单,天衣无缝,可是,这都是清剿部队用双脚一点点缝合起来的“天罗地网”!

因为对于清剿部队来说,那是相当艰巨的任务。

“不消灭郭栓子,不下贺兰山!”

“十网打九网空。一网打着就成功”

这是清剿部队出发前的誓言!

如果去过贺兰山,或者了解贺兰山,就会知道,贺兰山往北,山势真如斧劈刀刻一般峻峭,变得陡而难以攀爬。而土匪对于地形熟悉,善于住洞钻山,这就迫使战士们不能错过每一道峡谷、每一个石洞、每一条石缝。

同时还要注意脚下看似坚固,可是却因常年风吹雨打而非风化得只有其形的岩石。一脚踩上去,滚下悬崖都是常事。有的战士就因此扭伤腰、摔伤腿,轻的则小腿红肿、腰痛僵直、鞋子磨烂、被岩石割出一道道血口子,可想而知,清剿过程的艰辛!

贺兰山深处密林众多。尤其在阴坡,都是高大茂密的森林,难见太阳而显得阴冷;枯枝烂叶、疯长而横生交错的根或枝条,让人寸步难行;时不时传来的野兽吼叫或者窜出来的小动物,都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这些对人的精神和身体有着相当的考验。



03

就这样,经过十多天的不间断的艰苦搜索,终于有了收获。

清剿部队捕获了郭栓子匪部的“旅长”杨格娃、副队长吴国梁等十四名土匪。从通过突击审讯,得到了他们在大规模清剿的高压之下,如同网中的鱼开始分散行动,到处乱串,妄图伺机逃脱。

然而,在部队经过分析后,明白这是郭栓子的“浑水摸鱼”计策。其实他是有计划分散多股土匪,企图让清剿部队也跟着分散去围剿,这样就有逃脱出包围圈的空隙显现了。反过来可以利用地形熟悉之利,对清剿部队进行反围剿。

不得不说,郭栓子还是有些军事头脑的,只可惜,他遇到的是游击战的“行家里手”,这都是当年打游击时候玩剩下的,部队怎么可能会上当?

于是,部队坚持“土匪分散我依然集中”的策略,更加抓紧对这些分散的土匪进行清剿。

可是,都入冬了,一次次的搜剿,都没有发现郭栓子的踪迹,让人着急,恶劣的山中气候,让清剿任务变得越发困难。很多人都怀疑,郭栓子已经逃出包围圈了。

然而,郭栓子家人被搜出,然后得知郭栓子还在山中,这又给了清剿部队以希望。



04

谁都没有想到,突破口竟然是在定远营!

由于搜剿工作没有进展,从苏峪口一线到西面的黄土梁,都一无所获。于是五八四团主任就想着到定远营的阿拉善旗宝安总队了解情况,结果意外得知有名散匪刚从贺兰山下来,被关押在旗监狱,于是提审。

没想到在这名俘匪口中,居然获得重要信息。这个消息,也成为了后来剿灭郭栓子,扎紧收网的关键!

郭栓子的覆灭时刻也即将到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