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度三塔钢箱梁斜拉桥——青龙门特大桥首个主塔下横梁型钢骨架部品成功完成吊装,百米塔肢实现“牵手”,标志着大桥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新阶段;世界最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广州南沙万龙大桥主墩承台首次浇筑完成,为顺利转入主塔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青龙门特大桥主塔下横梁提升完成

青龙门特大桥作为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关键控制性工程,总长2212米,设有3座主塔,主塔塔高249米,双主跨756米横越青龙门水道,此次吊装完成的为3号主塔下横梁型钢骨架部品,也是首个主塔部品。


主塔下横梁提升完成

下横梁作为大桥的重要支撑结构,宛如大桥的“肩膀”,对桥面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此次吊装的型钢骨架部品重约620吨,吊装高度达70米,难度堪比将500多辆小轿车提升至约23层楼的高度。针对下横梁部品体积大、重量大的难题,项目团队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主体结构进行预组装,有效降低了现场连接的复杂性和难度。


主塔下横梁提升作业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全长18.78公里,连接了六横岛、佛渡岛、梅山岛三座不通陆运的小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舟山南翼群岛的对外交通条件,优化舟山群岛新区空间布局。

万龙大桥主墩承台首次浇筑完成

此次浇筑的广州南沙万龙大桥Z3号主墩承台作为支撑空间缆椭圆塔的关键结构,需承受桥梁自重及复杂荷载,设计混凝土用量4346立方米,需分两次浇筑完成,对混凝土控温防裂、抗离析性能提出了严苛要求。大桥主墩承台首次浇筑圆满完成,标志着项目成功攻克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难关,为大桥主塔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墩承台首次浇筑完成

面对体量大、时间长、控制难、要求高等诸多挑战,项目团队运用三大创新措施确保质量。一是混凝土供应全链条管理。建立动态交通体系,通过50辆罐车多线路智能调配,实现混凝土运输全程≤60分钟精准控制,同步执行入模前温度筛查;二是复合防离析技术。采用“精准配比+分层浇筑”方案,水泥骨料配比优化组合水平分层浇筑法,配合变频振捣设备实现毫米级施工控制;三是智能温控体系。基于BIM技术构建三维温控模型,布设多点位监测,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将严格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差,确保混凝土冷却效果均匀且高效。


主墩承台夜间连续施工

作为连接万顷沙镇与龙穴岛国际航运物流中心的核心动脉,万龙大桥主桥以1148米刷新世界自锚式悬索桥跨径纪录。项目团队将运用BIM智慧建造技术,对主缆架设、钢箱梁吊装等工序进行全过程数字化管控,全力打造大湾区智能建造新标杆。(中国铁建大桥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