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作为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凭借其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和她可爱有趣的性格,收获了不少网友的喜爱,但全红婵和其家人本身其实更喜欢低调,面对粉丝们近乎狂热的喜爱,全红婵和她的家人也不止一次地感到了困扰。
虽然全红婵经常呼吁粉丝们要“冷静、理智”,但也不知道是粉丝们太叛逆了还是太热情了,对于全红婵的一举一动总是格外关注,就连全红婵给家人买了什么牌子的手机都能被拎出来讨论的热火朝天。
在成名之后的这些时间里,全红婵收获了关注和喜爱,但也承担着不小的舆论压力,虽然她是公众人物,但也是个没上过大学的“孩子”,这些压力对于她的成长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全红婵保送暨南大学,成苏炳添学妹,网友:小学文化凭啥上名校?
奥运赛场上那些表现优异的运动员,从小接受的教育模式和普通人是截然不同的,即便能正常完成中小学的义务教育,但他们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是花在了比赛和训练上。
以全红婵为例,从7岁开始就被选入湛江市体育学校跳水队,开始接受专业训练,文化教育上自然跟那些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学生有所差异,但这也是没办法的时间,毕竟术业有专攻,运动员的努力和牺牲,也是在为国家争得荣誉。
为了让这些专业运动员能有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优秀运动员被保送名校的例子不在少数,像去陈芋汐就被保送到了同济大学,一开学就成为了新生队伍中的焦点,大家纷纷热情地跟陈芋汐打招呼,同济大学的新生也成了其他同学最羡慕的存在:能和体育明星同校的经历很难不羡慕!
而如今,全红婵也到了18岁上大学的年纪,不少全红婵的粉丝都认为她能保送到清北这样的名校,但事实和大家想象中的有些出入,全红婵被保送到了一所211高校,暨南大学,成为了苏炳添的学妹。
苏炳添目担任暨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并指导高水平运动员,运动员从保送高校到在高校任职,这不仅是解决运动员后期就业那么简单,更是运动精神的一种传递。
网友质疑全红婵“小学文化”,却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和自私
可以预见的是,等到新学期开学的时候,暨南大学的热闹程度肯定不输去年的同济大学,毕竟全红婵的热度摆在那里,肯定有不少新生按耐不住激动和全红婵合影,暨南大学在这个时候发布保送的消息,也能给自己的招生宣传工作打出最响亮的第一枪!
面对全红婵保送暨南大学的消息,评论区依旧有网友提出质疑,认为全红婵不过是一个小学文化的水平,竟然也能保送进重点大学,这是教育的不幸与悲!
能发表出这样言论的人,想必也不会有多少集体荣誉感,全红婵是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她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何尝不是做出了选择与牺牲,从7岁就开始进行严格的训练,在其他同龄人在教室学习、操场打闹的时候,全红婵连正常的身体发育都要感到担忧,担心影响比赛,眼下的荣誉固然耀眼,但多年来的刻苦训练即便她不说,明眼人也能看得见。
更何况全红婵虽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训练上,但这也并不代表她没有完成基础教育的学业,转学进入广州实验中学后,全红婵顺利完成了自己的高中学业,如今用自己的优异成绩保送名校,这是她努力的结果,个别网友的“酸言酸语”不会改变全红婵优秀的事实!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