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外出散步时,50岁的杨先生突发莫名癫痫,抽搐了近3分钟。随后来到医院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癫痫反复发作,竟是鸡蛋大的瘤长进脑子

在家人的陪同下,杨先生在当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发现左侧颞叶、侧脑室旁异常信号影,考虑肿瘤性病变。因未发现其他症状,杨先生决定暂缓治疗。

但2小时后,杨先生无明显诱因下再次突发四肢抽搐,意识丧失,持续约5分钟后停止,随后,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找到神经外科副主任徐欣。



入院后,经过多学科会诊,神经外科专家团队深入评估,杨先生颅内占位病变被诊断是低级别脑胶质瘤,大小约6.0cmx5.5cmx5.5cm,像一颗鸡蛋。

徐欣说:“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大脑原发性恶性肿瘤。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分为1级-4级,1级和2级胶质瘤为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而3级和4级胶质瘤,生长迅速,恶性程度极高。高级别胶质瘤就像“韭菜”一样,呈浸润性生长,且生长迅速,发现时,通常肿瘤体积已经比较大了。”

幸运地是,杨先生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较低,术后预后较好。

在充分了解手术方案、目的和其中风险后,杨先生和家属决定进行手术治疗。

“豆腐上绣花”,神外团队个性化手术完整切除

杨先生的手术在徐欣团队的精密操作下顺利进行。

首先,徐欣通过神经导航技术精确定位了肿瘤的位置,然后在左侧颞部做了一个马蹄形切口,暴露出颅骨。接着,精确地切除肿瘤。

整个过程中,徐欣小心翼翼地保护周围脑组织,避免损伤。肿瘤被分块切除后,反复确保没有活动性出血,并对硬脑膜进行了完美修复。

最后,将切开的骨片牢牢固定,恢复了颅骨的完整性,整个手术过程就像是在“豆腐上绣花”,精准而完美。

术后,杨先生的癫痫未再发作,无肢体活动障碍,感觉障碍恢复良好。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顺利出院。

如何揪出脑胶质瘤?需要依靠这些检查

脑胶质瘤,常被老百姓称作“脑癌”。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国臣说:“脑胶质瘤不仅擅长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还像“韭菜”一样在大脑中浸润性生长,悄无声息地破坏大脑组织,让人难以捉摸。更糟糕得是,它早期往往让人难以察觉,换句话讲,除功能区胶质瘤外,胶质瘤早期没有什么特殊症状。”

要想揪出脑胶质瘤,得借助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它们就像探测器一样,能够发现那些隐藏在大脑深处的胶质瘤。

当然,胶质瘤最终的确诊还得靠手术获取肿瘤标本后,进行病理学检查,来证实它到底是胶质瘤还是其他类型的肿瘤。

降低胶质瘤发病率的四大法宝

张国臣表示,预防才是最有效的“良药”。我们总结了四大法宝,帮助你为大脑筑起一道健康屏障。

一、健康饮食,远离刺激: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均衡饮食。这就像给大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让它在最好的状态下工作,减少潜在的威胁。

二、积极心态,合理作息:保持积极的心态,工作和休息合理安排,避免过度疲劳。就像给大脑充电,让它有充沛的精力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减少压力对大脑的负面影响。

三、良好习惯,强身健体:戒烟限酒,增加体育锻炼,这不仅能增强免疫力,还能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助你远离癌症风险。

四、远离辐射,保护大脑:避免接触电离辐射和化学污染,减少细胞突变的机会,从源头上降低患癌风险。

专家介绍



徐 欣

神经外科

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委员兼秘书。擅长各种神经肿瘤的诊治,微创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及各种并发症的治疗,在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椎管肿瘤,尤其是颅底肿瘤等高难度的显微外科手术,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儿童脑肿瘤,复发胶质瘤方面有深入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主持并参与省厅科研攻关项目4项,获省厅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

坐诊时间:周二全天



张国臣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主持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1项,参与1项,中华系列及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9篇,获河南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1项。擅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及显微微创手术治疗。

坐诊时间:周一下午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