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熟悉的“二郎神杨戬”——三只眼、牵哮天犬、拿三尖两刃刀的战神形象,其实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这两本神魔小说里,压根没被明确写成“杨戬”!没错,他可能只是个“拼贴怪”。

一、杨戬是谁?历史上的“顶流宦官”

杨戬这个名字,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但和神仙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他是北宋宋徽宗时期一个权倾朝野的宦官,专管皇帝私房钱(西城所),后来因为明代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一个狗血故事(庙官假扮二郎神与韩夫人私通,杨戬破案),才被民间“拉郎配”成了二郎神。
换句话说,杨戬和二郎神的绑定,就是一场误会,就杨戬这个人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是万万不配立庙受人供奉,瞻仰!



二、《西游记》里的二郎神:姓赵还是姓李?反正不姓杨!

《西游记》第六回的二郎神,杨戬的第一次出场是这样描写的:

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

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

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装

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鋋chan罗双凤凰

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

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

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

外貌事迹描写了一大堆,偏偏就没说杨戬有三只眼这件事,甚至都没说这个人的名字叫杨戬!

所以你完全可以说西游记当中根本就没有杨戬这号人物!

仔细看看原文里面的介绍,其实就能找出一些端倪,或者说找出这位二郎的原型,首先里面提到了,“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棕罗双凤凰”,原型是民间传说中劈山救母的“赵昱赵二郎”或李冰次子“李二郎”。

诗中还说他“家住灌江口”,而灌江口在四川都江堰,正是李冰父子的地盘。当地至今还有“二王庙”,供奉李冰和儿子李二郎。

至于为啥大家觉得他姓杨?全怪明代小说把杨戬和二郎神强行CP,结果以讹传讹,这里也有一个重点,《西游记》当中根本就没写二郎神有三只眼这个事!

三、《封神演义》杨戬登场:但真没有三只眼!

再到《封神演义》当中,直接也不写二郎神了,直接就说这位就是杨戬了!

但原著里从没提他有三只眼!杨戬一出场的描写是“带扇云冠,穿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一副散淡闲适的道士装扮。这与民间传说或影视剧中“三只眼”的夸张形象截然不同。

类似形象描述在《夷坚志》中也有记载:

“常见一伟丈夫,丰神秀整,举动雅静,衣销金白袍.....俗所谓二郎是已!

至于三只眼,书中明确描写三只眼的角色有六个:吕岳、殷郊、闻仲、罗宣、温良、马善,个个都是“三目圆睁”“天生三头六臂”,唯独杨戬的“第三只眼”只活在读者的想象里。
举个例子:

吕岳出场时,“面如蓝靛,赤发獠牙,三目圆睁”(《封神演义》原文)。
而杨戬的描写是“仪容清俊貌堂堂”,连“神眼辨妖”的桥段都没提,全靠一句“运神光,定睛观看”打擦边球。



四、《宝莲灯》里面的二郎神

这个误会更大了!《宝莲灯》里的二郎神,根本就不是“杨戬”,而是“华山二郎神”,所以他妹妹才是“西岳三圣母”,沉香的师父当然也不是孙悟空,而是“八仙”或者“霹雳大仙”。将《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设定混入《宝莲灯》,应该是90年代上美厂动画片《宝莲灯》的创作。

五、二郎神的原型到底是谁?三只眼到底哪里来的?

民间信仰里,二郎神原本是四川猎神、毗沙门天王二儿子独健、甚至波斯拜火教雨神的混合体。但老百姓就爱搞“跨界联动”,比如把杨戬破案的故事和二郎神传说一锅炖,再加上《封神演义》《西游记》的推波助澜,杨戬这才逆袭成“顶流二郎神”。
说白了,杨戬能火,全靠文学作品的“同人二创”。就像今天的网友嗑CP,古人嗑起神仙来,脑洞也不遑多让!

至于第三只眼到底是怎么穿出来的?有一种说法呢,可能和古代蜀国人有关,古代的蜀国人他的特征就是猪首纵目,脑袋像猪,眼睛是立着的,所以二郎神的三只眼,他实际上是古蜀国人的象征,当然纵目也有一些其他说法,这里就不赘述了。

还有一种说法,到了清朝之后,清代车王府版本的《封神榜》中,杨戬就有了三只眼了

立生一目三只眼,额下风飘三绺髯

还有一种说法杨戬的三只眼是从马王爷那里借来的,随后民间流传讲故事的时候的自然套用。



总结:杨戬是个“美丽的误会”

无论是《封神演义》还是《西游记》,其实充满了误解和误读,但是也正因为种种误读,渐渐形成了中国的神话体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