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5日讯 近年来,济宁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创新形式、多点发力,推动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

在曲阜市鲁城街道池涯社区广场,纪法教育流动站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纪律课堂”。讲解员通过展示本地典型案例,深入解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让党员干部在“家门口”接受教育。曲阜市鲁城街道池涯社区党委书记张同表示:“现场讲的内容和展示的案例,都是咱基层党员身边的人和日常熟悉的事,印象更深刻,也促进我们纪律规矩入脑入心。”

济宁市还编印了市县两级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和典型案例汇编,将违纪实例与党纪法规条文对应,提升警示教育针对性。曲阜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吴海翔介绍:“我们把本地查办的典型案件转化为教育资源,并制作成展板,以流动站的形式开展‘家门口’式的纪法教育。同时,在案例选择上更结合各领域的职业特点,引导他们全面查找违纪风险点,让党规党纪能够践之于行。”

廉洁文化教育同样深入人心。位于邹城的全省首个综合性优秀传统文化廉洁教育馆,每天要迎接多批参观者到此接受廉洁教育、纪律教育。大家通过聆听讲解、实物展陈和场景再现,切身感受古哲先贤事迹,接受廉洁思想的洗礼。邹城市廉政教育中心主任张洪涛表示:“山东历史上的清官廉吏和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思想。我们进行系统总结提炼,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辅以现代化展示手段,让党员干部深刻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廉洁思想,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济宁市还深入挖掘文物古迹、名人故居中的廉洁文化资源,打造60余处现场教学点,并创新推出“廉行济宁”廉洁地图,分类设计主题线路。济宁市廉政教育中心宣传教育部部长卞勇介绍:“我们依托这些教学点,绘制了‘廉行济宁’廉洁地图,分类推出优秀传统文化、运河文化、家风文化等主题线路,通过线上打卡、线下组织活动的方式,让无形的廉洁文化变得可观、可听、可感。”

2024年以来,济宁市先后组织全市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15万余人次,到警示教育场所接受现场教育8万余人次,教育全市党员干部引以为戒、醒悟知止。济宁市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种滨表示:“我们将推动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坚持把纪律教育贯穿党的建设各方面、嵌入清廉济宁建设各领域、融入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全过程,以常态求长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通过创新形式、深挖资源,济宁市正以文化“廉”动,推动纪律教育走深走实,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实保障。

闪电新闻记者 张瑛玮 贾鑫 济宁台 冯斌 刘长雨 曲阜台 邹城台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