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大家都互相攀比,现在好了,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大家负担轻了,风气也好了。”近年来,兴隆街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建引领,凝聚移风易俗“向心力”
兴隆街道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将移风易俗政策作为主题党日学习的重要内容,把移风易俗情况纳入村党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内容,综合治理开展情况列入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评估内容,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
这几日,在后李村的党员活动室,村“两委”组织村里的党员、村民共同商讨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内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婚丧嫁娶的流程、费用等细节进行详细讨论。兴隆街道各村(社区)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制定红白事流程标准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保村规民约接地气、易操作、能落实。目前,街道16个村、2个社区已实现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全覆盖,通过示范引领,倡导健康生活理念。
宣传引导,唱响移风易俗“主旋律”
文化广场上,一幅幅关于移风易俗的宣传横幅格外醒目,时刻提醒着过往群众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同时,街道宣传文化办的工作人员精心拍摄了一系列视频,将移风易俗的内容融入其中,微电影《归零》就幽默生动地演绎了两个即将结成亲家的家庭在移风易俗政策的影响下,摒弃大操大办的最初想法,决定喜事简办的故事。渔洼村村委委员刘文明看完视频后笑着说:“这样的视频好看又有意义,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移风易俗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兴隆街道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道德讲堂、文化广场等阵地,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倡议书、播放广播、编排文艺节目等形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同时,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最美人物”“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挖掘身边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示范带动,树立移风易俗“风向标”
兴隆街道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移风易俗,带头抵制陈规陋习,带头树立文明新风。和兴社区的退休老党员苏立娟在女儿结婚时,按照移风易俗政策张罗喜事,没有大操大办,没有收受高额礼金,还主动劝说身边亲友一切从简。
同时,兴隆街道积极培育和选树移风易俗先进典型,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推广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在移风易俗宣讲会上,杜屋村的刘金美听了苏立娟的分享后说道:“以前总觉得大操大办才有面子,现在看到党员干部带头节俭办事,我们也开始转变观念了。”在党员干部和先进典型的带动下,兴隆街道的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文明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文明新风吹入了家家户户。
兴隆街道将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创新宣传方式,将移风易俗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丰富活动内涵,拓展活动形式,让居民在参与中提高对移风易俗的知晓度和认同感,让文明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大众新闻记者 王明华 通讯员 赵文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