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许世友的身体非常不好,如果按照他当时的身份,去北京接受治疗的话,效果会很好的。然而许世友却坚持留在了南京,没多久他就离开了人世,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许世友病逝后,下葬的相关事宜都没有公开,就连墓碑也没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按理说许世友为革命做出很多的贡献,他在建国后还被授予了上将,那么他去世后的葬礼也应该是高规格的,为啥这么低调呢?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
1956年,中央出台了关于火葬的倡议书,内容也是为了节约土地,在人去世后,都采取火葬的形式。而且以毛主席在内的一百多名中央领导人都在倡议书上签了字。可是许世友却没有签字,当时对于这个火葬,许世友是不能理解的,为此他还专门找到了毛主席,说自己不想签字,也不同意火葬。
1985年许世友还在给中央写信,表示自己死后不要火葬,一定要土葬。那么许世友为啥这么坚持呢?这还得从他的母亲说起。许世友从小就没有父亲,都是母亲将他一手抚养长大,对于母亲的恩情,他是一辈子都偿还不了的,可是在他成年后,又离开家参加了革命,南征北战再也没有回过家,这也让许世友对母亲非常愧疚。
虽然在作战的时候,没有回家却也在时刻关注着家里的情况,在许世友听说家乡遭到了敌人的扫荡,母亲也不知所终时,他非常的担心。好在母亲没有遭遇不测,也就是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母子二人才再次相见。
建国后,许世友虽然在大军区工作,可是对母亲却非常的挂念,想要将母亲接到身边照顾。然而母亲不习惯大城市的生活,还想要住在家乡,拗不过母亲的许世友就将自己的儿子许光放在母亲身边,代替自己为母亲尽孝。
1959年母亲病重,可是当时许世友还有要事在身,根本就没有办法来到母亲跟前,也就没有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这也就成为许世友内心最大的遗憾。在母亲去世后,许世友就跑到了母亲的坟前痛哭不已,并且他还在心里暗暗发誓,在自己百年之后一定要葬在母亲跟前,这样就可以在死后,为母亲尽孝了。
可当时已经开始实行火葬了,不少的中央领导人也都进行了表态,许世友坚持土葬自然是不顺利的。1979年许世友退休了,本来他是能够留在北京养老的,可是由于北京的天气不适合他的身体健康,所以他就坚决的留在南京。
之后他又给自己的儿子写了信,让他给自己准备好一口棺材,在自己去世后,就将自己葬在母亲的坟墓旁边,这样自己也就可以好好的尽孝了。1985年,许世友被确诊了肝癌,就当时的医疗条件来看,北京会更好一些,组织也想给许世友好好的治疗,所以就劝说他来北京。可是许世友却坚持要留在南京。
因为许世友知道自己的身体压根就受不了这一路的颠簸,同时也没有把握治疗好肝癌。如果他在北京去世了,就不可能被安葬在南京,也没有办法实行土葬,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所以不愿意去北京。很快许世友就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所以他就给中央写信,希望中央同意他土葬的请求,并且还能够埋在自己母亲坟旁边。
可是这个信在上交后,却一直没有回应,而中央这边也收了信,不过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就将信给了邓公。而邓公在考虑了之后,给予了回复,按照要求办,不过却是下不为例。这也就看出,邓公是能够理解许世友心情的,才会同意他的请求,可这件事毕竟是违反规定的,所以在下葬的时候就秘密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