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28日十大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就让邓公来中南海一趟,当时与他一起去的还有王洪文,他刚刚在十大会议上被选为了副主席。然后他们就向毛主席汇报了工作,不过在汇报完毕,毛主席就突然问了她们两个人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死后,国家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面对这个问题,王洪文的回答没有什么新颖之处,反而说国家会继续执行毛主席之前给出的道路,也会继续学习毛主席思想,对于这个回答毛主席显然是没有什么表情变化的,可见他是不满意的,而邓公只用了八个字让毛主席喜笑颜开。那么邓公的回答是什么呢?而毛主席为啥要问这样的问题呢?毛主席当时对中国的未来充满着什么样的担忧与期待呢?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是十大会议召开的时间,虽然大会是毛主席来主持的,不过他却是在建国后,第一次因为身体的问题,无法在大会上讲话。在会议结束后,毛主席目送众人离去,而他的腿也止不住的颤抖。



工作人员是知道毛主席的身体情况,就立刻来搀扶毛主席,不过周总理明白当时的局势不容乐观,如果让有心之人知道毛主席的身体不好,一定会更加的肆无忌惮,所以周总理直接让毛主席坐在位置上,然后就对大家说,以前都是大家目送毛主席离开的,现在主席也想要目送大家都离开。

而这场会议也是毛主席与周总理最后一次参加,当时的毛主席已经有80岁,身上还有不少的疾病,可以说身体健康不容乐观。毛主席也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可是国家的未来他却非常的担心,所以在他还没有离开的时候,就已经考虑给自己找个接班人了。



其实在建国之初,毛主席就已经考虑接班人的问题,而且他当时也有人选,那就是刘少奇,然而在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接替其位置后,就开始全盘否定斯大林之前做的所有事情。这就让毛主席重新考虑接班人的选择。

因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刘少奇与毛主席是有一定分歧的,他怕会出现像苏联一样的情况,如果真的这样将不利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刘少奇也曾经有过让中国先实行资本主义,在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后,就向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而来,可是这种想法不切实际,也不容易改变,这就让毛主席觉得,如果让刘少奇来当这个接班人就会让国家再度陷入混乱。



1973年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中,毛主席的身体也非常不好,他当时也选择了两个接班人,就是王洪文与邓公,不过王洪文在党内的地位不成熟,再加上他在处理事情上有不少的问题,而且都是浮于表面,根本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于王洪文这个接班人,毛主席也不是太满意,而邓公毛主席也是比较看好的,所以在单独接见两个人的时候,直接给出了那个问题。可是王洪文的回答自然没有邓公更贴合实际,所以毛主席觉得邓公作为接班人是更合适的。



当时邓公说,毛主席离开后,天下会乱,军阀混战的局面将会再度上演,其实邓公给出的这个答案,毛主席心里也想过了,所以在听到邓公的回答,毛主席就立刻来了兴趣,之后还询问他怎么解决,而邓公并没有直接回答。



他将自己面前的茶杯与毛主席的进行调换,这让毛主席更加称赞,两个人的见解相同,之后就出现了八个军区对调的事情,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军阀割据的现象。这也是毛主席最担心的事情,毕竟一个将领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很容易形成小团体不利于党的指挥,这种方法就解决了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