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菊 2月22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城汽车”)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收购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称,其间接全资子公司诺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诺博科技”)拟以379万元收购稳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下称“稳晟科技”)持有的无锡芯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无锡芯动”)80%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诺博科技将持有无锡芯动80%股权,长城汽车直接持有剩余的20%,长城汽车将通过直接或间接持股,实现对无锡芯动的完全控股,无锡芯动也将纳入长城汽车的合并报表范围。
无锡芯动成立于2022年11月,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其中长城汽车出资20%,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出资10%,魏建军直接控制的稳晟科技出资70%。该公司专注于车规级芯片的研发,覆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功率半导体(如IGBT、SiC)等领域。无锡芯动的成立标志着长城汽车开始自研芯片。
因在初期面临较大的研发和生产建设投资支出,无锡芯动在2024年度出现亏损。数据显示,无锡芯动2024年营业收入为6207万元,净利润-3048万元。长城汽车表示,2024年下半年无锡芯动进入产品自制量产阶段,但销量还处在爬坡期,且产品的自制成本较高,导致公司利润为负。
长城汽车在公告中指出,此次收购将有利于公司产业垂直整合并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有助于公司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增强产业协同性及公司整体竞争力,减少关联交易,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推动企业更高质量发展。
在技术方面,长城汽车于2020年前后提出的“森林生态”战略,强调垂直整合产业链,覆盖电池(蜂巢能源)、自动驾驶(毫末智行)、智能座舱(诺博科技)等关键领域,无锡芯动则补全了长城汽车在车规级芯片的自主研发能力,减少对外依赖。此次收购预计有助于使无锡芯动与蜂巢能源、毫末智行等子公司形成技术协同,提升“森林生态”的垂直整合效率。
长城汽车在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投入,据长城汽车此前的计划,将在2021年至2025年累计投入1000亿元用于研发创新,其中低功耗大算力的芯片、传感器、信息融合以及人工智能等为战略重点方向。
自研之外,长城汽车还在外部通过稳晟科技投资了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芯片企业,以获取技术协同的能力。此外,长城汽车还与南京江北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培育RISC-V车规芯片设计公司——紫荆半导体。目前,紫荆半导体首款基于开源RISC-V内核的车规级MCU芯片“紫荆M100”已经完成研发验证并点亮,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量产。
在经历了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后,汽车企业均意识到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除长城汽车外,蔚来、吉利、小鹏汽车等车企也在加速布局自研芯片。但车规级芯片研发投入高、量产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导致中国车企自研芯片面临诸多挑战。在智能电动车时代,汽车企业能否摆脱对英伟达、高通、英特尔等国际巨头的依赖实现芯片自供,还存在不确定性。
周菊经济观察报记者
行业产业报道部记者
关注汽车行业发展,对新能源、自主品牌及新出行关注较多,擅长深入报道及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