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业发展事关百姓福祉,也是加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日前,我市部署并发布2025交通运输工作内容,新的一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紧紧围绕“利用综合交通优势发展枢纽经济”这一主线,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为淮安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不竭动力。
在位于 金湖县的宁淮铁路淮安段建设现场 ,工人们正开动架梁机,将预制箱梁安放在墩柱上,现场一片“大干快上”的火热气氛。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宁淮城际铁路站前二标淮安梁厂副经理张志亮说:“随着温度的回升,预制箱梁的生产速度能达到一天2到3片梁,将是目前的2倍。在箱梁架设方面,目前是2天完成5片梁的架设,今年完成产值计划450孔,占总计划的71%。” 据了解,目前宁淮城际铁路淮安段桩基完成率达99.4%,预计2026年12月30日建成通车。
除铁路建设加快进度外,水运物流建设也正不断加速突破。近年来,我市以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淮安”为统领,进一步发挥通江达海的水运枢纽特色优势,通过积极推进淮安港三期项目建设,不断拓展“散改集”“公转水”业务,加快打造全国内河航运中心,大力发展多式联运,让物流运输结构更优、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中交三航局江苏分公司淮安新港三期项目部项目经理辛海升说:“本项目规划建设16个2000吨级泊位,包括6个2000吨级集装箱泊位、6个2000吨级多用途泊位以及4个2000吨级待泊泊位,泊位总长1328米,建成后通过能力达862万吨/年,目前项目已完成码头主体结构、场桥安装等,累计完成投资约9.6亿元,占总投资额70%。2025年,我们将合理组织施工,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2025年按期交工,具备开港运营条件。”
公路是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中承上启下、衔接各种交通方式的主轴。2024年,我市超额完成省年度公路建设目标,省计划4个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72亿元,为年计划7亿元的110.3%。新改建农村公路323.79公里、桥梁17座;金湖县、洪泽区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工作基本完成,分别建成农村公路117.33公里和103.12公里。据淮安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蔡晓斌介绍,2025年我市将建设干线公路项目5个,预计建成通车40公里以上,新改建农村公路39公里、桥梁10座,实施30公里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推进多个公路服务区的建设。通过不断强化工程建设、养护管理、科技赋能、出行服务和安全发展等方面工作,为我市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2025年,我市计划实施交通重点项目29个、总投资90亿元,通过建设“八向放射”高铁枢纽、高品质公路运输枢纽、现代化水运设施体系、国际化航空货运枢纽,加快构筑多层级、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淮安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成东表示:“我们要紧紧围绕‘支持淮安利用综合交通优势高质量发展枢纽经济’这条主线来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加快打造东部地区陆海联动的大通道,构建‘米’字型高铁网、全国公路运输枢纽、全国内河航运中心、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为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不断提升交通畅达指数,为淮安综合利用交通优势,高质量发展枢纽经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贡献我们的力量。”
从“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到“无缝衔接”的物流链,淮安正加快推动由交通枢纽向物流枢纽转变,把地理中心优势真正转化为枢纽优势、物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切实以枢纽“流量”加力经济“增量”。随着新质生产力加速渗透、出行服务持续优化,“运河之都”淮安在长三角北翼的崛起之路也将愈发清晰。
来源丨无线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