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尊界S800之前,百万级的超豪华自主品牌还是有的。

老炮级别的是红旗。

红旗品牌将特殊场景下的特殊产品商业化之后,打造了国耀、国礼、国雅三款车,它们售价都在140万以上。

甚至,国礼售价超过700万。


所以,红旗可以单列一档,不必细表。

新生代则以仰望最成功。

仰望U8参数图片)、U9都在各自的细分领域证明了自己。

然而,虽然仰望是一个带电的豪华品牌,但是其机械素质仍然是从厂家到用户口口相传的重点。‌比如,易四方技术、云辇-Z悬架技术‌等等。

尊界S800是开了先河。

原因在于,尊界S800是中国汽车产业顶级智能制造第一车,秉持“自主智能”为核心的技术哲学,向传统超豪华车市场发起挑战。

所以,尊界S800的成败不仅关乎华为与江淮的合作成效,更将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向产品附加值顶端转型的样本。

我们先谈品牌。

众所周知,华为自2021年宣布进军汽车领域以来,逐步形成了“不造车,但赋能车企”的战略定位。

通过与赛力斯、北汽、奇瑞等车企合作,华为已构建了覆盖中高端市场的“问界”、“智界”、“享界”等品牌,而“尊界”则是其品牌矩阵中的旗舰级存在,目标直指百万级超豪华市场。


这一布局不仅体现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纵向延伸,也标志着其从技术供应商向生态主导者的角色转变。

所以,在优劣共存在价值体系中,尊界的超豪华身份,选择了在扬长避短之下,以错位竞争为核心手段。

事实上,除了红旗之外,不管是仰望,还是尊界,很难谈到品牌历史。其实,自主品牌在百万级市场几乎都缺乏历史积淀。

不仅如此,江淮汽车作为传统车企,近年面临销量下滑与新能源转型乏力的双重压力。

2024年其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仅3.12万辆,远低于行业头部品牌,合资项目大众安徽的亏损更令其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在此背景下,与华为的合作成为江淮实现“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抓手。

一般看来,打造超豪华品牌,不是为了救市。

救市需要的是比亚迪秦一类的大众化走量产品才可以。

超豪华品牌是汽车工业皇冠上最璀璨的那一颗明珠,它一定是一款锦上添花之作,是累积了大量成功范本之后,最漂亮的一次托举。


传统造车领域,雷克萨斯之于丰田是如此;新能源领域,比亚迪之于仰望,也是如此。

如此看来,尊界品牌没有红旗的先天优势,没有雷克萨斯的水到渠成,甚至没有仰望的集中爆发。

这个时候,华为的力量之于尊界,就需要一次前所未有的全力推动。

余承东多次强调,尊界将“以智能化实现弯道超车”,通过技术差异化打破西方品牌在超豪华市场的垄断。

因此,尊界瞄准的是追求科技感与个性化体验的高净值人群,尤其是对传统豪车品牌审美疲劳的中青年精英。

品牌设计语言融合了东方美学与未来科技,如“天地人和”理念与“纵横星瀚”设计语言,既保留庄重感,又通过星云尾灯、星空顶等细节彰显创新。

这种定位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产汽车在超豪华市场的空白,呼应了“国潮崛起”的消费趋势。

基于此,在品牌传播中,尊界以民族品牌崛起的精神符号,成为情感叙事的主题思想。


而尊界S800则被赋予“中国智能汽车工业里程碑”的象征意义。

其预售用户中,不乏企业主、科技精英等群体,他们选择尊界S800都应该包含了支持民族品牌突破高端天花板的集体情绪。

这种“情感溢价”在传统豪车用户中形成了差异化吸引力。

然而,无论是局中人还是局外人都清楚,尊界目前立于市场的底层架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产品力。

由华为智能科技加持下的产品力,从而区别于红旗,也区别于仰望。

是时候回到尊界品牌的科技与产品这一更具体的层面上来了。

开山之作尊界S800的定价超百万元,直接对标迈巴赫、劳斯莱斯等传统超豪华品牌,并宣称“定位超越迈巴赫与劳斯莱斯幻影”。

这一大胆宣言的背后,是华为对智能化技术颠覆力的信心。

尊界的超豪华定位是绝对高于鸿蒙智行旗下的现有“各界”,因而,把尊界S800超豪华气质定义为通过技术堆料与场景创新的双重突破来体现,是比较贴切地描述。

但尊界S800的技术突破绝对不能搞简单的参数堆砌,而是通过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的智能化重构,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判的代际跨越。

否则,尊界S800的售价超百万,就很难都说服力。它和50万级的或豪华,或高端的智能电动汽车又有何本质区别呢?


作为需要浓墨重彩一番的智能驾驶,尊界S800重塑了冗余设计定义安全的新标准。

全车搭载32个传感器,构建360度厘米级环境建模能力。

并通过“天使座主动安全系统”在碰撞前0.8秒启动主动防御机制(如调整座椅姿态、收紧安全带),将碰撞冲击力衰减23%。

相较奔驰S级的魔术车身控制系统,其决策时延从传统油车平台的40毫秒压缩至1毫秒,实现“提前200毫秒预判”的降维打击。

另外,当售价80万级的蔚来ET9都需要彰显底盘的价值时,定位更高的尊界S800怎能缺失呢?

途灵龙行平台的“数字神经”为尊界S800带了一场底盘革命。

尊界S800的途灵龙行平台通过中央控制器整合车身、悬架、转向等六大系统,实现全域协同控制。

其时空推理悬架网络可预判路面起伏,动态调节悬挂硬度,将侧倾角控制在0.5度以内(优于奔驰S级60%),甚至支持120km/h爆胎后车身稳定,彻底颠覆了“豪华=机械精密”的传统认知。


除了底盘革命,还有官方谈到的场景革命。

无人充电机器人的介入,是尊界在补能生态一环中尊贵级的体现。

全球首发的融合感知充电机器人,通过星闪技术实现全自动泊车、插拔枪、无感支付,将充电流程从“车主任务”转变为“车辆自主服务”。

这一设计直击高端用户对时间效率与尊贵体验的双重需求,为“智能豪华”增添了具象化的注解。

其实,不难发现,尊界S800的黑科技全面开花的产品力,出现在传统豪车品牌尚未完全转型电动化的窗口期,尊界凭借华为的ICT技术积累,在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形成了集中化优势。

总之,尊界品牌与它旗下的产品尊界S800是同频的,品牌文化主打差异化竞争,产品的具体科技表现就服从于品牌文化,同样主打差异化竞争。

然而,凡事都存在风险。

我们可以明显地感知到,在尊界品牌与产品的打造过程中,华为赋能的光芒几乎成为尊界唯一的光源。

江淮董事长项兴初将尊界视为“头号工程”,并称“一切为了尊界”,足见其孤注一掷的决心。尽管如此,江淮的舆论力量被弱化得几乎不被提及。

这不能怪外界,在尊界的价值体系中,华为是稀缺资源,江淮不是。

如此,对尊界就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从尊界的诞生到没有时间限制的后续发展中,华为的科技必须保证尊界智能科技的稀缺性,独占性。


华为的任务很重。

正如余承东所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尊界的未来,既需要颠覆性的产品力,更需在品牌叙事与用户心智培育上实现破局。

这场战役成功的结局,往小了说,华为+江淮证明了自己;往大了说,或将重新定义全球汽车产业的权力版图。

所以,尊界S800值得被祝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