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南菜北运”重要基地孟定镇,同样是给别人种菜,65岁的朱桂丽年薪能有20万元,包吃包住,一年还有两个月的假期。
这要是在别的地方,单靠种菜一年到头很难有这么高的收入。可凭借多年积累的蔬菜种植和管理技术,她在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这个地方做到了。“几百亩的蔬菜,平时也不用自己打理,我只要负责技术指导就行。”朱桂丽说。
孟定镇气温高、日照长、终年无霜,适宜冬春蔬菜生长。近年来,冬春蔬菜已发展成当地重要支柱产业。但和过去“靠天吃饭”不同的是,孟定蔬菜亮丽名片背后还折射出技术支撑下变种菜为“点菜”模式的深刻转变。
朱桂丽是一个例证。她原先在其他地方种菜,因技术过硬,2022年8月被耿马鸿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薪聘请过来,成为公司蔬菜基地的一名蔬菜种植技术员,主要负责丝瓜、黄瓜和苦瓜的种植和日常管理。
孟定镇一蔬菜基地种出的黄瓜。(受访单位供图)
“以前是种啥就卖啥,现在是需求导向,市场‘点’啥菜我们就种啥菜,倒逼我们提高产品质量。”该公司负责人彭小兵说。
该公司的蔬菜基地位于遮哈社区,以设施大棚为主。每年7月育苗播种,9月中旬开始采收,再到来年5月结束。这几天,公司种的丝瓜、苦瓜等大量上市,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打包、装箱、搬运。为确保蔬菜离场前的新鲜度,公司还建有4个冷库,容积4000立方米。
孟定镇一蔬菜基地,工人正装运蔬菜。(受访单位供图)
彭小兵介绍,2024年9月中旬至今,公司共销售蔬菜5000多吨,总产值达2100万余元。公司基地每月固定用工400余人,每月支付工人工资130万余元,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
每到冬早蔬菜集中上市季节,活跃在孟定的全国各地菜商逾百户,到村组收购蔬菜的中介商近2000人。当地从事蔬菜产业人员达7万多人。“人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孟定蔬菜产业的“景气”。
孟定镇产业发展和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孟定镇已形成4000亩大棚蔬菜、5万亩设施农业的规模化种植,复种指数大幅提高。同时,“孟定蔬菜”品牌也逐渐崭露头角,每年外销蔬菜达40多万吨,主要销往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后续将通过探索对接市场需求、引进优质果蔬、扩大种植规模等方式,进一步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记者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