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备耕正当时。当下正值蔬菜育苗黄金期,我市聚焦设施蔬菜育苗管理工作,全力抓好育苗这一关键环节,奋力跑好春耕生产“第一棒”,为新一年农业生产播种“希望”。

2月22日,记者走进郓城县南赵楼镇,在绿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育苗大棚内见到了一片忙碌景象。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拌基质土、基质装盘、运送育苗盒、播种、铺地膜、洒水等育苗工作。

“为提高苗子质量和产量,我们早早筹备,时刻关注棚内温度,每个棚都配有温度计。温度偏高时,打开上风口平衡温度;天冷或遇寒冷天气,通过增加二膜调节;碰到连阴天或雨天,棚内补光灯可增加苗子光照度,为广大农户提供优质成品苗。”绿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棚长”端木维岗介绍说。

大棚育苗不仅为蔬菜种植提供优质种苗,还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通过发展设施农业,蔬菜实现四季供应,不仅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销往周边地区,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我觉得挺好,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感觉很棒。”南赵楼镇村民冯亚丽笑着告诉记者。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该企业创新性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育苗产业。其育苗场设施面积达5万平方米,包括3万平方米联动温室、2万平方米日光温室,年育苗量5000万株。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培育西瓜、甜瓜、黄瓜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抗病性强的蔬菜幼苗,主要销往菏泽各县区以及济宁、甘肃等地。该模式提升了育苗质效,推动产业朝着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们在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每个棚都有‘棚长’,嫁接工也在积极培养,用工量最多时每天可达100人左右。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升育苗质量,聘请专家指导,育好苗子,更好地服务农户。”南赵楼镇甄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庆涛说。

如今,我市以点带面,各县区各乡镇、街道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不断创新摸索、借鉴成功经验,持续完善设施农业产业链,从种苗培育到蔬菜种植、销售,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作体系。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其中,共享农业发展红利。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孟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