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张家口市桥东区东望山乡元子河村“樱桃红了”智慧农场大棚里,个大好吃的草莓,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
“我们的草莓采用无土培植方式,选择火山石和椰糠作为基质,有人也叫它‘火山’草莓,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智慧农场农业技术员宋志远介绍,智慧农场项目是该村乡村全面振兴重点项目,周边多个村庄的村民在农场打工,元子河村村民每年都能从农场分红。
张家口市聚焦“三农”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系统谋划、持续发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增强粮食安全保障底气
粮食产量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粮食稳定安全供给能力的重要指标。2024年,张家口市粮食播种面积706.47万亩,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202.64万吨,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保障底气。
如何破“碱”重生,让荒滩变沃野?张家口市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不断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沽源县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短,部分土壤严重盐渍化。该县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设立14个藜麦种植基地、2个藜麦育种基地,选育适宜坝上地区种植的藜麦优质品种20多个……如今,这里成为藜麦品种培育的摇篮。
据悉,张家口市有53.18万亩盐碱耕地。2024年,农业科技人员分别在张北县和阳原县,建立坝上、坝下不同生态类型区盐碱地资源圃,试验种植各类植物品种100余份,开展耐盐碱栽培试验等,筛选出向日葵、甜菜、谷子、豆类、藜麦、燕麦等耐盐碱品种52个,推广种植面积21.5万亩。
该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抓手,确保建得好、用得上、有效益、管长远,不断推动小田变大田、农田变良田,提升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
2024年,全市落实2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采用适合的耕作技术,提高土地平整度和土壤质量,确保宜机作业,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土壤修复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率,减少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有效将低产田改造成为高产田。同时常态化开展耕地“非粮化”“撂荒地”等专项排查整治,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
今年,该市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200万吨以上;分区分类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改造提升,年内计划完成盐碱耕地改造提升3万亩;巩固提升环京蔬菜生产供应基地产能,加快推进千亿级蔬菜产业集群建设,确保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580万吨以上。
紧盯脱贫群众就业增收
2月19日一大早,张北县德胜村脱贫户孙贵英骑着自行车来到村东头的德源(张北)食品有限公司。他戴上无菌帽、口罩、鞋套,穿上白大褂,走进加工车间,开始一天的工作。
为保障脱贫群众就业增收,2024年,德胜村新引入食品加工项目,进一步把脱贫成果巩固好、把富民产业发展好。
2024年,张家口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织密织牢防返贫保障救助网,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强化“三保障”政策落实。2024年,该市发放教育资助资金1.16亿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未发生失学辍学;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68.7万人,落实资助资金1.9亿元;“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惠及13.29万人,减免住院押金约2.7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50户,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安全保障率100%;1289处农村饮水维修养护工程全部完工,农村水质检测全部达标。
强化产业就业帮扶。2024年,该市谋划实施产业项目498个,总投资42.16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69个,总投资32.49亿元;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就业26.61万人。
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2024年,对150个配套产业园区(项目)分类进行调整、改建、扩建,带动1.24万搬迁群众人均月增收450元。
今年,该市持续紧盯脱贫群众就业增收,严格落实产业、就业、政策兜底等帮扶政策,加大产业项目帮扶力度,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25万人以上。
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
2月19日,在位于察北管理区的张家口弘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3800平方米的马铃薯组培中心内绿意盎然。一排排培养架上,放置着一个个透明试剂瓶,里面是一簇簇生长旺盛的马铃薯种苗。马铃薯加工车间干净整洁,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清洗、去皮、破碎……一道道工序衔接紧密,有条不紊。
张家口市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围绕马铃薯产业上下游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如今,张家口弘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集马铃薯种薯繁育、商品薯种植、智能化储存、全粉加工于一体的马铃薯全产业链企业,带动马铃薯种植2万余亩,1000多农户增收。
2024年,张家口市培育壮大优质杂粮、马铃薯、精品蔬菜、优质葡萄等10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乡村产业规模化发展、全链条升级。全市一产增加值达325.78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全省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90元,同比增长7.2%,增速全省第一。
2024年,该市依托绿色农牧优势资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绿色农牧产业签约引资额167.64亿元;签约项目开工90个,完成投资42.44亿元,投资完成率25.32%,全省排名第一;持续加强农产品加工能力,规范发展中央厨房、主食加工等业态,中央厨房净菜关联企业达50家,营收61.1亿元;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农产品加工项目落地投资额50.64亿元。
今年,该市坚持项目化、园区化、集群化一体建设,聚焦10个特色产业集群,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和服务保障支持,做好“土特产”文章。年内计划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以上,新增绿色产品认证20个以上,农业项目签约引资额150亿元。
该市将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用活市场新手段,开发农业新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生等新业态,打造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把农村电商作为重要突破口,围绕电商企业发展需求,整合各方面优质资源,加快打造规模化、智能化电商平台,优化供应链体系,降低物流成本。
该市将持续构建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企业品牌为支撑、产品品牌为重点的“三位一体”农业品牌发展体系,培育提升“大好河山·张家口”“张家口好礼”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持续推进净菜进京。
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聚力打造“中心村”。今年,该市谋划新打造1个省级和美乡村重点片区、100个省级和美乡村,持续开展农村垃圾污水集中整治、村庄绿化提升和美丽庭院建设等活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让农村产业旺、环境美。
(原标题:张家口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增效益 农民增收入 农村增活力)
(来源:河北日报)